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夏绕斌
[导读] 物理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还要求教师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能够让他们主动去学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丰富的图文以及探究实验,让学生能够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让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为自己的日后学习铺下道路。

夏绕斌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第二中学  655505
【摘要】物理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还要求教师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能够让他们主动去学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丰富的图文以及探究实验,让学生能够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让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为自己的日后学习铺下道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为导向;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44-01

        引言
        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学科,教师有必要让其对这一学科产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进行合理的融入,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广泛性,进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作为支撑。
        一、结合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来创设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情境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构建出高效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举个例子,在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示在水中叉鱼时鱼的位置变化,还可以利用一只装了水的烧杯,将硬币放入到烧杯中,但是学生在观察时会在烧杯中看到两枚硬币,一枚较小的和一枚较大的,较小的硬币在杯底的偏上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有趣生动的现象,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奇特的现象产生疑问,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来,从而有效地帮助教师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体现出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融入生活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物理知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物理教师需要做好生活教学。对初中生而言,因刚接触物理课程,对物理知识比较陌生,且物理知识过于抽象、枯燥乏味,学习难度较大,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对生活加以观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性,并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家庭生活能源的利用进行调查,这个时候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家庭能源的结构、节能措施有所掌握。有的学生还会将家庭的主要能源进行分级,认为消耗量最高的是汽车的耗油量,依次是用电量、天然气等,还有学生会说自己的家中已经安装了节能灯、节能家用电器。


教师鼓励学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知识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将教材知识内容与生活相互关联,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高效掌握,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物理知识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有必要将先进、新颖的教学模式进行应用,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先进创新的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充分掌握教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更加丰富、全面的课外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拥有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更容易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生能够对知识内容产生更加直观、具体的认知,拥有更加优良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通过网络渠道能够更加方便地搜寻和筛选知识,使学生拥有更加全面、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其思维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出发,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不能仅仅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填充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学习的重点和目标。教师可以将物理学的发展史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渗透和讲解,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正确的认知。
        四、强化实践探究,增强物理学习体验
        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坚持以人文本,实现民主教育氛围的构建,确保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交互和探讨,调动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由此进入更加理想的物理学习体验格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模式,积极强化实践探究活动,做好此版块的优化设计,这也将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调。比如摩擦力,教师可以就地取材,让同学们通过书本与书本相互作用来感受一下什么是摩擦力;再比如相互作用力,可能感觉的比较抽象,但教师可以让两个同学来击掌来体验一下什么是相互作用的力;在讲解什么是惯性时,将一枚硬币压在纸条上,迅速抽掉纸条,让学生观察硬币的状态,还有当公交车突然急刹车时,车上乘客的状态等都能解释什么是惯性现象。课后可以让学生再自主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以巩固课堂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这种课堂和课后的教学互动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物理学本身就是研究生活中所遇到的物理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单化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并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物理教学涉及理论知识学习、实验观察以及理科逻辑推理等所需的学习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都需要一定的要求。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下的当前教育环境下,要实现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这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地需要思考核心素养的内涵,抓住其本质,结合实际学情来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整,采取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由此确保实际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超.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02):98.
[2]吕金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J].清风,2020(24):71.
[3]陈益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34):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