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舒璐
[导读]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及时、灵活且有趣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还能让课堂充满欢快的气氛。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都很突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有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优化学生的学习感受,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创造有趣提问情境,精巧设计提问时机和鼓励参与问题探索

舒璐   广东省深圳市园岭小学  518028
【摘要】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及时、灵活且有趣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还能让课堂充满欢快的气氛。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都很突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有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优化学生的学习感受,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创造有趣提问情境,精巧设计提问时机和鼓励参与问题探索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提问;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36-01

        提问是非常古老的教学手段。从有“教育”的概念开始,教师就必然要对学生进行各种提问。但是,不同的策略或方法,会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差别。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机械单一,指向性太过明显,学生仅需要给出非常简单的“是”或“不是”等回答,这种提问就很难称得上有效。为此,教师应该认真反思以往的课堂提问策略与效果,查找问题,积极改正,不断优化课堂提问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启发性,让提问在学生成长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一、创造有趣提问情境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可以据此在课堂上创造问题情境,瞄准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学生对提问的重视和认真思考,今后提升课堂提问起到的实际效果。以往众多的研究实践已经证明,如果问题能够与学习者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就可以迅速引导学习者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就是让学生可以在非常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去思考数学问题,充分体验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并利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进行分析判断等各种形式的应用,实现对知识的吸收与巩固。
        例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回答简单的计算问题,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无聊。而且此时学生尚处于小学低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就让他们留下对数学学科不好的印象,今后的教学工作就会遇到更多的障碍。所以,即使是简单的加减法,教师也应该创造出有趣的提问情境。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最近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看看有没有大家都正在看的动画片等比较普遍的兴趣点,然后从中选取具体的事物或形象创设一个小故事,把一连串的加减法问题蕴含在这个故事里。这样学生的参与程度就会大大加强。



        二、精巧设计提问时机
        除了问题本身是不是有有趣的情境作为背景外,提问的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课堂上有三种比较合适的提问时机。第一,在学习的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为参照或基础的时候,为了引起学生的回忆,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问。第二,在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应该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一步步找到答案。第三,在所学知识应用范围比较广,适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时,应该进行提问,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
        例如,在学习有关位置方向的知识时,需要学生判断事物之间的相对方向、路线和距离,这就属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就要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而且要采用上述第二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首先提问学生事物之间的相对方向,随后提问学生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路线,接着提问学生这几条路线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哪条路线是最优的。最后引导学生将所有问题的答案综合起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整体的阐述,同时引申出去,提问学生现实生活中怎样应用刚刚学到的知识,促进学生今后对知识的自主应用于巩固。
        三、鼓励参与问题探索
        所有知识的学习都应该能够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头脑中“我知道”的阶段。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则是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技能必须是现实和有意义的,通过应用中科学合理地探索可以被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这一视角出发,教师应该多提出一些比较有挑战性,而且与现实有紧密联系的问题,要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认真观察、谨慎假设、仔细推理、平等交流及科学验证等一连串的基本科学素养,让数学真正成为小学生手中的有力工具。
        例如,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融合了数字计算与几何直观等各方面能力素养的综合性问题,供学生探索。如学校即将在刚刚落成的礼堂里边举办一次全校集体活动,需要计算礼堂的面积和能够容纳的人数,还要对礼堂内部进行装饰和布置。随后将学生分为小组,各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去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出一个描述性的结论。比如礼堂是否可以容纳全体学生,为什么;教师提供的材料可以怎样布置在礼堂里,经过怎样的考虑,等等。让学生通过探索,逐渐具备较强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和理解,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课堂提问作为锻炼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加强创新实践,使其价值最大化,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尹爱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与实施[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73.
[2]张丽娟.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9(36):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