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中抗挫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刘超胡
[导读] 为解决身体素质低下、意志思想薄弱、习惯放弃拼搏等初中生群体的常见性身心问题,迎合我国倡导的“终身运动”新主张,在野蛮学生体魄的核心基础上,塑造其进取、奋斗、坚持等优质品格。体育教师应以初中重点课程之一的中长跑项目教学为抓手,着重向学生合理渗透抗挫教育。采取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树立榜样等可行性课堂执教手段,以尊重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为根本性教学原则,大幅强化学生中长跑训练参与兴趣,激励学生高效

刘超胡   惠州市惠城区仍图中学  广东  惠州  516019
【摘要】为解决身体素质低下、意志思想薄弱、习惯放弃拼搏等初中生群体的常见性身心问题,迎合我国倡导的“终身运动”新主张,在野蛮学生体魄的核心基础上,塑造其进取、奋斗、坚持等优质品格。体育教师应以初中重点课程之一的中长跑项目教学为抓手,着重向学生合理渗透抗挫教育。采取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树立榜样等可行性课堂执教手段,以尊重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为根本性教学原则,大幅强化学生中长跑训练参与兴趣,激励学生高效完成当堂中长跑训练任务。多方位保障抗挫教育落实效果,驱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抗挫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33-01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身体发育成长、心理人格塑造的黄金时期,将抗挫教育有机整合于其日常学习课堂,可有效树立学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优质品德,实现对其内心的武装强大,促进其成为自强不息的当代优秀接班人。而在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中,因中长跑这一运动项目对学生来讲具备较高难度,尤为考验其心理素质。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正式执教中,应以中长跑的运动强度及运动要求、班级学生中长跑能力等基本学情为根本立足点,对应采用合规性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攻克时下运动难题,不断磨砺其心理意志,高质完成抗挫教育的正当渗透。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体育训练兴趣
        在传统初中体育课堂中,突出性教学问题包括体育教师采用的授课形式过于单一,注重强调学生课堂体能测试通过率及应试成绩,淡化了正当利用体育学科特有优势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而现阶段,为达成抗挫教育目标,体育教师则需摒弃以往不切时宜的教育旧思想,着重遵循“人本理念”。以班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的总结为授课着力点,采取其乐于接受的课堂执教手段,提升学生对中长跑训练活动的主观参与热情,确保其可紧跟体育教师授课思路积极完成当堂训练任务。进而以运动兴趣为支撑鼓励学生自主面对、克服运动挫折,指导其在潜移默化间实现突破自我,彰显抗挫教育促进性应用价值。
        例如在中长跑训练课堂中,为迅速激发学生参加项目练习的能动性,推动其在宽松、民主、融洽的体育课堂氛围中增强自身抗挫能力。体育教师应将“打鸭子”小游戏科学融入于中长跑训练中,聚焦学生项目训练目光。“打鸭子”游戏规则简单来讲就是在规定场地、时间内,两组学生以软排球的攻击、躲闪为主,为队伍争取胜利。该游戏较为考验学生反应力、耐久力以及团队的合作配合,较为契合中长跑训练。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后,应指导小组成员互相激励、互相鼓励,以协同作战的形式获得游戏胜利。从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组员勉励中克服生理、心理方面的挫折,逐步提高其抗挫水平。
        2.因材施教——尊重班级学生各地差异
        由于学生自身身体体质、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等方面的不尽相同,驱使其身体发育、心理发展、体能素养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性。


因此,体育教师在正式执教中,应侧重突出中长跑训练针对性。根据学生当前中长跑实际能力,为其定制出专属训练方案,继而突出以人为本及因材施教原则。在此前提下,体育教师应及时鼓励、激励准备放弃练习的学生,引导其克服困难、突破极限。并对达成训练目标、进步一小步的学生实时给予其正面肯定、表扬,促使其切实感知到体育运动的独有乐趣及成就感,能够以更为乐观、坚定的运动自信心迎接后续中长跑训练。这样一来,不仅可提升学生中长跑水平,强化其抗挫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助推其全面发展。
        以课堂1500米中场跑训练为例。班级内部分身体素质有限的女同学往往因其体能不足、体力不够等原因难以在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训练任务。久而久之,这些女同学将逐步丧失对中长跑项目的参与兴趣,甚至滋生出对项目训练的抗拒、抵触等消极心理。对此,当这些女同学未能达成中长跑训练目标时,体育教师应辅助这些女同学正确意识到自身具备的优点特长及缺陷不足,如动作标准,但持久力缺失等,引导其跨越挫折。并为这些女同学专属定制短程训练目标,在其完成后及时面向全面同学进行赞扬,塑造其中长跑运动满足感、自信感;随后,体育教师应陆续延长跑步训练长短、降低项目用时。鼓励这些女同学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实现对其的意志磨练,达到抗挫教育目的。
        3.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坚持体育训练
        “榜样”作为一种特殊的有效助推,对于竞争意识强烈的初中生而言,体育教师可运用榜样力量,通过在班级内树立起中长跑运动榜样,激励学生以更高涨的热情直面项目训练及训练过程中的难点。对此,体育教师则需在日常执教中侧重探寻学生现下兴趣方向,如喜爱的明星偶像、热爱的体育运动员等。以此为着眼点向学生渗透抗挫教育。同时,这些“榜样”背后的故事还需体育教师深度挖掘,为学生增长对“榜样”的认知全面性提供便利条件。
        体育教师在中长跑训练开展前,应将学生均崇拜的名人明星树立为班级学习榜样。并为学生细化解说其心路历程及人生经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成功背后的汗水磨砺及挫折挑战。通过向榜样看齐,驱使学生在训练挫折或是人生考验中自然衍生出“在坚持一下”的心理,完成抗挫教育任务。
        4.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新课改新指导在我国各地初中校园践行贯彻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体育学科彻底摆脱了以往“副科”的尴尬身份,重新得到了教育领域的重点聚焦,以期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提出的教育改革新要求。而因中长跑这一体育项目作为初中体育学科的重点课程之一,其持有的特殊性教育意义的彰显可强化学生个体身心意志,所以当今体育教师应着重关注抗挫教育向班级学生的灌输渗透。对此,体育教师应围绕当下各项基础教学实况,灵活应用多元性课堂执教措施,科学展开抗挫教育。助力学生建立健全性体育精神,确保其可正确正视、勇敢面对、敢于克服挫折挑战,为学生今后长足进步筑牢有力基础。
参考文献
[1]仲雨舟.试论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中抗挫教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1):21-22.
[2]黄在龙.新形势下体育中考项目的设置与实施策略分析——以1000/800米为例[J].考试周刊,2020(73):115-116.
[3]邓葵次.简析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提高初中生800 m/1000 m跑成绩[J].青少年体育,2019(12):84-85+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