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开展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杜培健
[导读] 合作式学习模式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组成学习合作小组进行学习。语文是基础科目的一门,在帮助小学生形成语文思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能够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阶段,应用合作式的学习模式,那么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肯定会大大提升。文章阐述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学习模式改进策略。

杜培健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玉龙坝镇中心小学  553307
【摘要】合作式学习模式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组成学习合作小组进行学习。语文是基础科目的一门,在帮助小学生形成语文思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能够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阶段,应用合作式的学习模式,那么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肯定会大大提升。文章阐述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学习模式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式学习;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51-01

        在素质教育得到推广的今天,很多教育主体已经践行了多种新兴教学模式,比如情景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等。但是上述教学模式更多强调的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合作式学习则和这些模式不同,它强调的是发挥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集体作用,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产生出1+1>2的效果。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这种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针对这个模式开展研究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合作式学习小组模式的必要性
        1.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今的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家里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怕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很多小学生养成了自由懒散的习惯。这种习惯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占有欲望比较强,自己掌握的知识并不愿意和同学们分享,生怕其他同学影响到自己在班级的排名。如果能够在班级内开展合作式学习模式,让学生们在合作中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性,那么就可以改掉学生那种自私自利的坏品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1]。
        2.促进小学生学习进步
        合作式学习小组囊括了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可以实现优带劣,老带新。这种学习帮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合作式学习小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通过交流,达到知识的共享,从而让各个成员弥补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漏洞。总之,合作式学习能让小学生在交流中进步。
        二、合作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形式化严重
        合作学习是希望能够发挥学生产生的整合效应。每一个学生都不是一个孤岛,都需要和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成立合作学习小组,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们之间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首先,很多小组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更多地成为了摆龙门阵的聊天小组。其次,每一个学习小组的组长不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小组长往往是由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但是很多小组长没有集体主义观念,觉得帮助其他学生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2],所以,他们往往只是关注自己的学业,而忽视了知识的分享。
        老师和学习小组的互动较少
        在素质教育的观念中,老师是学生教育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是学科的建设者和研究者。


在成立学习小组之后,老师应该定期和学习小组交流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但是很多老师忽视了学习小组的存在,一些老师仅仅将小组当成一个收作业的小组。其次,很多老师缺乏对小组的关注。学习小组是由单一个体的学生组成的,老师应该及时地和小组成员交流,收集他们在小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很多老师将小组看成了学生们的“自助合作社”。自己则不关注小组成员的成长状况。
        二、合作式学习模式的改进策略
        1.教师和学生应该转变观念
        首先,老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合作式学习小组,是一个自主组织,但是老师是小组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所以,老师应该建立和小组组长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状况;其次,老师应该及时地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因为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都是由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组成的。一旦,有的小组成员学习状况完全提升了,就可以将他们调整到其他小组去,让他们去帮助其他小组成员;最后,学生们应该培养自己的集体意识。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因为,只有在分享过程中,才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针对性地改进[3]。
        2.科学设计小学学习内容
        老师应该科学地设计小组学习内容。第一,老师设计的学习内容必须应该具备一定的难度,这样就能够调动小组成员的力,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第二,老师应该为小组成员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源,比如老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定的素材,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定的学习工具,总之要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条件;第三,老师应该对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帮助小组成员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最后,老师应该启发小组成员思考。在学习任务完成以后,老师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形成文字记录。
        3.要激发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
        竞争和合作已经成为了学习和工作中的常态。很多学生可以感觉到强烈的竞争压力,他们往往能够正确认识这种压力,转化成催促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对于学习小组而言,小组成员之间要加强合作,而学习小组之间应该进行竞争。因为,小组成员之间学习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帮助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但是从整个学习小组的角度来说,各个小组应该有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否则整个班级就会失去活力,而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老师应该增加各个小组的学习比拼活动。比如,可以根据各个小组的考试平均成绩作为小组评比的标准。根据考核的结果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可以发放一定的物质奖励。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合作式学习小组能够积极调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认为合作学习小组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学习进步。文章还分析了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策略。期望能够让合作式学习模式更加适合学生。
参考文献
[1]胡航,董玉琦. 技术促进深度学习:“个性化-合作”学习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7,35(03):48-61.
[2]徐显龙,王雪花,顾小清. 智慧教室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及成效[J]. 开放教育研究,2017,23(04):112-120.
[3]潘琳琳,宋毅. 合作学习与思辨能力的培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97-105+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