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李石柠
[导读] 对于小学数学这门课程而言,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因为思维能力能够驱使学生主动思考,契合数学课程的教育特点。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为背景,构建智慧课堂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智慧课堂的内涵不仅仅在于教学方式与技术具有智慧性,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生成智慧。本文就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试谈。

李石柠   梧州市龙圩中心小学  543199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这门课程而言,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因为思维能力能够驱使学生主动思考,契合数学课程的教育特点。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为背景,构建智慧课堂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智慧课堂的内涵不仅仅在于教学方式与技术具有智慧性,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生成智慧。本文就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试谈。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90-01

        前言:在教育创新理念的推动作用下,越来越多教学方法得到普及,比如,说理训练逐渐由语文教育领域普及到数学课堂。从小学数学课程特点的角度来看,教师以构建智慧课堂为平台,应该更加注重运用说理训练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说理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智慧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在多元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对于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说清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以对比的方式找到问题之间存在的异同点。在多元对比中发现问题,从而妥善处理问题[1]。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信息技术方式呈现问题,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使其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数学知识的世界当中,为锻炼其思维能力搭建平台。例如,教师讲解到“分数乘法”这个部分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规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整数乘法、小数乘法进行对比,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在屏幕上呈现出一个表格,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将这三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整理到表格当中。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另外,在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应该让学生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在说理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锻炼其思维能力,提升其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水平。
        二、启发学生空间想象强化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生活经验相对匮乏,所表现出来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难以独立理解一些抽象程度较强的知识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2]。


高年级数学教师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感知认识,并将其作为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借助空间想象使学生能够从直观化的角度理解抽象化的知识。这是因为数学抽象思维的信息来源是直观事物,只有将直观且形象的思维作为出发点,才能实现学生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从而达到提升其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部分时,涉及到“长方体的体积”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与投影设备播放一段“面动成体”的微课,并让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用语言描述下来,学生会发现,如果将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平面从一定的高度放下,其在下落的过程中所经过的空间连接起来就是一个长方体,从而从直观的角度对于长方体的体积形成基本的认知,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所观看到的内容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先在组内叙述自己的推导过程,经过讨论后,再在全班发言。学生进行语言叙述的过程是其思考和分析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在想象和表达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运用开放式习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已经习惯以相对固化的方式为学生布置作业和练习题。这就会使得喜欢新鲜感的小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使其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开放式习题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其思维能力的机会。以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生成发散思维,为学生重拾学习兴趣[3]。例如,教师讲解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个部分时,当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开放式的习题,比如,分别根据不同的计算规律自主设计几道运算题,只有学生掌握各种运算定律才能够准确设计出问题并解答。另外,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还应该能够通过一些开放性的习题深入挖掘其中的概念与规律,并叙述其中的数学原理,以概括规律的方式掌握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开放性的习题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学习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分组,并让学生在组内自由发言,参与到讨论当中,大胆提出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想法,从而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更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了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多元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空间想象强化抽象思维能力;运用开放式习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本文对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展开的试谈,希望能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闵建东.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智慧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04-205.
[2]梁凯华,王东英.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6):15-17.
[3]田红梅.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08):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