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韩国向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通过阅读,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口语表达以及沟通技巧,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体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在素质教育下,面对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也引起了重视,加强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提出了要重阅读,巧指导。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韩国向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李家塔镇中心小学  718311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通过阅读,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口语表达以及沟通技巧,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体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在素质教育下,面对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也引起了重视,加强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提出了要重阅读,巧指导。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83-01

        引言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勇于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吸取传统教学中的经验进行教学,并在这一基础上做出创新和转变,以推动深度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人们淘汰,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实际探索深度阅读教学新策略。
        1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信息化时代所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小学生很少有自主辨别良莠的能力,面对当前杂乱无章的信息冲击,阅读书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最直接的方式;其次,阅读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综合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拓展知识面,丰富学识,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师要尽量消除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倦怠心理,让学生保持对语文的新鲜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
        2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
        2.1重视课堂阅读指导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指导,其目的是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技巧。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一些文言文,学生理解困难,需要对一些词语进行理解记忆,相比较现代文,文言文学习起来更加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学生熟悉的事情。比如在讲解文言文《将相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两个成语入手,发起话题进行探讨。或者通过播放关于两个成语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中。面对现代化教学,教师还可以多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技术。
        另一方面是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


不论是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体验,能够掌握阅读技巧。还是以文言文《将相和》为例,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给出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这里的教师给出的任务就是阅读指导的关键,除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之外,主要还是能够对阅读技巧进行指导。比如采用快速阅读、仔细阅读等方法,如何代入问题阅读和情感阅读等,让这些成为学生的阅读技巧,可以结合实际阅读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比如优化阅读方法,讲求阅读技巧,才能提升阅读效率。比如第一遍可以快速默读,捕捉关键信息;看清任务,仔细审题,弄清楚问题;再把问题代入课文阅读,借助一些关键词句,进行答案定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
        2.2引导阅读,以保证学生的阅读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视野和见识在不断拓展和更新,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格局也在不断进步。引导阅读是对普通教育方式的完善和补充,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认识和感知世界的美好,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的思考方向,使学生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辅助方法,让学生更贴近文章中的环境和意境。如在教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布置和多媒体动画展示,让学生通过嗅觉、视觉等感官系统,更加直观、强有力地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心境。教师通过引导阅读,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方向和理解的正确性,提高了阅读质量和阅读速度,让学生很容易接受课外阅读活动。
        2.3构建阅读情景,实现深度阅读
        在深度阅读视域下,教师需要重视动态课堂的构建以及生成,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构建阅读情景,使得整个语文课堂变成动态的情感体验中心,进而实现深度阅读。以《开国大典》教学为例,该文章主要描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壮观景象。教师需要从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入手,为学生构建合理的阅读情景。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关于开国大典的视频,使得学生从立体的图片、色彩、图像的画面情境中体会中国人民的激动的心情。之后,教师可以从这一历史背景出发,让学生在阅读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仿写,并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情境的作用下,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阅读环节之中,与阅读内容产生思想意识上的共鸣,整个阅读活动也变得更加具有活力以及吸引力。
        结束语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教学占着重要的比重和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现有基础制订不同的阅读模式和发展计划,用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创新自己的阅读教学方式,注重课外阅读选择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通过掌握阅读技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耿颖.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4}(17):13.
[2]黄章卡.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9,{4}(50):69-70.
[3]倪济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科普童话,2019,{4}(42):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