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与阅读教学的融合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孟庆钰
[导读] 素质教育是当下教育改革提出的创新型教育模式,语文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将素质教育与阅读教学有效融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语言掌握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持续发展。

孟庆钰   廊坊市第二十三小学  065000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下教育改革提出的创新型教育模式,语文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将素质教育与阅读教学有效融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语言掌握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71-01

        语文学科在各阶段教育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备受语文教师的重视。小学阅读学习属于基础阶段,当前小学生年龄较小,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帮助,掌握正确阅读技巧,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更好的进行阅读学习,保证阅读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素质教育与阅读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教育改革要求小学生需具备基本阅读能力,拥有正确的情感认知力,能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和技巧。对此,小学语文教师更加重视阅读教学,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识字认字,为写作打下基础。同时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能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量,规范口语表达形式,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交流、表达方式和习惯。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文章、理解文章,还能受到思想文化的洗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表达能力,在后续学习中能够更轻松地熟悉文章,体会作者表达情感,明确文章中心思想,学会如何用词、造句、分段等,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最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进行积累、背诵,丰富学生好词好句的掌握量,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基本审美能力,为其今后学习及发展奠定基础[1]。
        二、素质教育与阅读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必须要认识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着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动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使其自主进行阅读学习,真正喜欢阅读,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来设计合理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将问题与阅读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来激发其阅读兴趣。学习氛围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前提,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可利用身边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避免为了阅读而阅读,给学生过重的阅读压力,要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阅读,保证阅读质量。
        (二)合作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学习是语文教学课堂的中心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引导其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部分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致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有效提升学习阅读能力。对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正确认识学生间差异性并合理分组,达到优等生帮助次等生,班级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效果。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中,确保小组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根据阅读内容进行成员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例如在阅读《小小的船》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划分段落让小组成员依次阅读,保证学生阅读参与性。另外,在选取合作阅读资料上,教师需保证阅读资料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确保学生能够从中获取语文知识。在小组合作完成后,教师还应加以鼓励和肯定,树立学生阅读自信心,为下一次小组合作打下基础[2]。
        (三)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阅读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课内阅读知识,还应加强重视课外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阅读学习质量。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能够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拓展学生视野,使其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更多新知识,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完成教材中《乌鸦喝水》一课教学后,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搜集相关课外阅读资料,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识,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可利用与课堂阅读内容相似的故事《龟兔赛跑》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探索如何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与阅读教学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学习并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还要加强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珍,王平.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J]. 新课程•上旬,2019(8):161.
[2] 吉书科. 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 文渊(高中版),2021(1):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