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廖邦兴
[导读]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中学历史的开展需要革新思维,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配合相应的教学手段,拓展学习资源,在教学中加大自主性、开放性、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占比,将历史学科作为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的一把钥匙,为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廖邦兴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柏杨坝镇龙船初级中学  445418
【摘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中学历史的开展需要革新思维,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配合相应的教学手段,拓展学习资源,在教学中加大自主性、开放性、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占比,将历史学科作为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的一把钥匙,为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07-01

        引言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学生历史高阶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途径,学习历史能够使人明智,虽然历史是过去的事情,但是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历史都是由人构成的,通过学习历史能够给予后人以经验,可以避免很多弯路。同时学习历史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对培养高中生道德素养有重要的帮助。而历史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积累丰富、有趣味的史料: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大量的史料基础,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单薄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史料补充,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2.运用生动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能力。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在保证科学严谨的同时也要具有文学性,通俗易懂地为学生描述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3.借助直观教具: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可供利用的直观教具非常多。事物、模型、图片乃至于音像制品,这些直观教具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于历史的感性认识,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清楚的历史表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无论哪一个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高中历史学习中,如果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很强,学习历史知识时候就不会拘泥于书本上,会对知识进行探索延伸,有利于知识面的拓宽。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以将其转化成比较贴近生活的知识。


因为学生有了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追求知识本质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再加以补充,相信学生一定会对历史学科兴趣浓厚,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全面分析的能力,学会正确评价历史,努力完成发散思维能力的目标。
        三、培养历史高阶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法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问题求解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阶思维能力的主要内容,若是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根本无法培养起来的,既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自然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机会。为了更好地利用问题教学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高阶思维能力,教师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首先是问题要具备启发性且难度合理,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要过于直白,要让学生可以进行思考。要根据提问的方式科学控制问题的难度,若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则问题难度不宜过大,否则耽误时间不说,还有可能打击学生思考积极性;若是以讨论的方式设计的问题,难度以及总结性就可以更大。其次设计问题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同时把控好问题的数量。一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是有限的,并非教材中所有的历史知识学生都需要完全把握,问题过多也就意味着价值高的问题较少,那么就算提出问题也只是浪费学生的思考精力,并不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提升其高阶思维能力。最后要为学生预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增加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要想思考有效需要思考到位,即使再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学生进行总结,若是教师问题间隔较短,也就意味着压缩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历史高阶思维能力。
        四、运用新媒体实现历史资源的集中展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借助新媒体工具,可以集中精力呈现一定的历史展示效果,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历史文化的内涵,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利用新媒体资源对历史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形成连贯的历史信息,为中学生的历史课程教学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使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为中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和学生能力的形成提供重要的保证和资源基础;使用新媒体资源,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实物,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文物的照片,可以让学生对书中讲的该历史时期的一些抽象的特点变得更加具象化。比如久远的商朝时期,历史记载只有很少的资料,但是通过展示出土的商代玉器与青铜器文物的照片,学生们就可以深刻认识到商朝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与周朝的异同之处。
        结束语
        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和人文思想的积淀都有着重要作用。最新的高考改革中,历史已经成为和物理学科一样的必选两门学科之一,体现了教育决策层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因此做好历史学科教学,打好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提高中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清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08-209.
[2]徐晓凤.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8):214.
[3]陈宏.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J].文理导航(上旬),2019(07):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