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绿色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贾海鸥
[导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送的桥梁。知识传送者和知识接受者只有达成良好的默契,才能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但是,在实际的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却出现了严重的教学理念偏差。教师仅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解题技巧,而非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绿色课堂是大势所趋,也是小学高年级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贾海鸥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小学  642359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送的桥梁。知识传送者和知识接受者只有达成良好的默契,才能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但是,在实际的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却出现了严重的教学理念偏差。教师仅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解题技巧,而非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绿色课堂是大势所趋,也是小学高年级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绿色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05-01

        引言
        作为一门逻辑性以及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立足数学本质,聚焦数学符号,强化数学分析,联系数学生活,从而让学生个人的思维意识得到更好的发展。运用数学符号解决问题也是学生个人实践能力的一种锻炼,只有真正把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提升。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要在满足学生主体意识的情况下,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所以也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细致而又严谨的选择。
        一、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沟通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视角的教育观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其中小组合作教学是最受教师欢迎的方式之一。对班级内学生进行分组,不仅仅可以减轻授课教师的工作压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在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更加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让学生们处于一个温馨而又团结的班级氛围里面,在温暖的“怀抱”中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班级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小学生不同的特征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策略,掌控小学生更多的学习体验以及学习感受。教师还要积极创建开放的学习小组,给学生建立一个拥有超强自主性的学习平台,在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此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还可以增加小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形成。
        二、创设问题环节,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成功的教育方式通常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教育教学的成功并不是要对学生进行强制的教学,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教师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生硬地照搬到学生身上,而是要将创新方法和思想融入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对知识有更好、更深入的了解。我国小学生由于受到成长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感觉许多数学知识非常陌生和抽象,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快速地理解和消化。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要增加教学环节的问题设计,通过创设多个问题环节,不断加深对与数学知识的巩固,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不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对小学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研究时,首先可以将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规律相结合,通过引出问题,让学生对两者进行对比,看出小数与整数的乘法计算规律是否有联系。再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通过对第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整数乘法中把乘号两边的数字换成小数,结果发现整数乘法运用交换律计算后与小数乘法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再通过对结合律以及分配律的置换研究,最终确定这个结论。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巧妙创新设计,层层递进,不断深化教学目的,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提高学生对同类型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对升初中的学习压力,常常会因为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而感到苦恼。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我们要学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其对自己的学习有足够的信心。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才能够获取成功。首先,在保证学生数学成绩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可以在周末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他们有闲暇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些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在课堂上,授课教师也要养成多多鼓励学生的习惯,当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后,他们会感到开心,也会对教师产生喜爱之情,也会爱上数学这门课程,对数学的学习也有足够的信心。总之,树立学生自信心能够逐步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增设应用作业,提升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即是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包括数据记录、调查、整理和应用,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获取数学知识和信息。因此,教师在数学作业布置和设计过程中,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意识和观念,对数学课后作业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创新,多布置一些实践应用性强的数学作业,对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升,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小学生布置一项实践应用型作业,让小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统计和研究,收集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做成扇形统计图,从而得出相应的统计结论,锻炼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其实,构建绿色课堂不但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更能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注入推动力。虽然在构建绿色课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可实施性和不可操作性,但教师只要不断创新方法和模式,并以学生未来发展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就一定能构建数学学科的绿色课堂。
参考文献
[1]熊艳芳.小学数学绿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小学),2016,{4}(07):190.
[2]王静.浅谈小学数学绿色课堂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2016,{4}(03):257.
[3]张迎丽.绿色视野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2015,{4}(06):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