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默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李静
[导读] 所谓“持续默读”(SSR),就是老师每天安排出10-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其特点是“安静、持续、自主”。这样的持续默读无关比赛、无关考试、无关升学,但却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强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大面积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深度阅读能力。或许,阅读了什么内容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秩序的建立、阅读品质的培养和阅读人文底蕴的积淀,才是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阅

李静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傅家堰乡傅家堰中小学  湖北  宜昌  443406
【摘要】所谓“持续默读”(SSR),就是老师每天安排出10-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其特点是“安静、持续、自主”。这样的持续默读无关比赛、无关考试、无关升学,但却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强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大面积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深度阅读能力。或许,阅读了什么内容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秩序的建立、阅读品质的培养和阅读人文底蕴的积淀,才是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阅读过程中更为重要的目标。小学英语学习需要老师在“英语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运用“持续默读”方法,重构小学生阅读的新框架,重建阅读新秩序,真正打造生机盎然、厚重高效、情理俱进的阅读新时空。
【关键词】持续默读;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97-01

        一、三个策略促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构建良好的持续默读氛围
        不可否认,对于正在成长中和英语环境下的小学生而言,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不可或缺。“嘈杂、短暂、不连贯”等等是持续默读的大忌,唯有“安静、自主、开放”才是持续默读高效性的保证。为此,教师应构建良好的持续默读氛围。所谓“安静”,是指孩子们阅读的时候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轻易打断,不随意插言,不强行命令;所谓“自主”是指选择书籍是自由的,阅读过程是自由的,阅读方向是自由的,教师只不过“按照不同系列、级别分别编码、贴签,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比如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有意义的分级读物;所谓“开放”是指阅读时没有受到干扰。教师既不干涉孩子们的阅读进程,也不过度干涉学生的阅读选择。这样的环境中,才利于默读,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才利于全民阅读工程的落成。
        (二)养成良好的持续默读习惯
        毫无疑问,持续默读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长期积累。既然这是一项关乎长久的工作,那么,养成良好的持续默读习惯不可或缺。时下,一部分学生的默读虎头蛇尾,刚开始,兴致盎然;进行到一半,东张西望;临结束时,囫囵吞枣。这样的默读无益于阅读素养的提升,更谈不到核心素养的形成,应该予以摈弃了。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特点、专注力、阅读能力等因素”,灵活调整孩子们的持续默读时间,切不可“一刀切”或“整齐划一”,可以是一个礼拜的一、三、五,也可以是“二、四、六”,或者其他有规律的时间点;不仅仅是早上,中午或晚上也可以成为持续默读的黄金时间。一旦形成这样的阅读规律,就不要轻易改变,更不可半途而废,朝令夕改;加以强化并形成规律,必将取得扎实的默读效果。
        二、三个转向促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由“碎片阅读”转向“整体阅读”
        英语阅读的样态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碎片阅读、单个阅读、持续阅读、整体阅读等等。


不可否认,小学生的英语阅读中“碎片阅读”的现象很严重:为了某个答案而“走马观灯”的阅读比比皆是———粗糙、短时、马虎,匆匆滑过,且“滑过无痕”。这样的阅读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为,阅读一旦处于“碎片化”,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并且呈现出“孤立、分离、单一”的特点,那么,就不会形成核心素养。反之,如果英语阅读是“持续的、整体的、自主的”,那么,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当阅读成为一场“由枝到干”的联系和整体活动时,一定会产生合力、增力和持久力,一定会更好地锻造学生。而这,恰恰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持续默读法”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由“整齐划一”转向“个性阅读”
        小学生的英语阅读中,常常存在着“整齐划一”的大声朗读,就像“大合唱”那样有力和恢弘,充满了仪式感,而且能够有效杜绝“溜号的和懒惰的”之现象。但是,必要的时候,小学英语仍然需要个性阅读、个体感悟和独特理解,而这恰恰是核心素养视角下“持续阅读法”的应有之义。孩子们在静悄悄的阅读中,读出个人的感受,读出个性化理解,读出不一样的风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地令人欣喜。的确,或许读了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读得多久也不是最重要,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个性观点的充分论证、批判精神的初步萌芽、精神视野的多维拓展,才是核心素养视角下“持续默读”中更加重要的。为此,教师应该充分放权,给与学生个性展示的机会与平台。
        三、三个手段促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一)高效呈现不可或缺
        学生的英语默读材料并非一定是纸质版,教师可以适当地把某些精彩篇章呈现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大屏幕,个别句子可以通过反复、放大、颜色标注的方式加以凸显,让学生深入的读、细致的读、重点的读。因为立体呈现,所以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因为高效呈现,所以默读效果显著;因为多元呈现,所以学生读得细腻深刻。还可以依托“互联网+”把默读材料创编成绘本形式,便于低年级孩子轻松阅读、快乐阅读和深层阅读。而这,恰恰是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阅读中应有的风景。
        (二)多元评价不可或缺
        不可否认,教师或他人对学生英语默读效果的多元评价,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投入到下一阶段的阅读当中。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而言,整齐划一的评价学生是要不得的,仅仅从阅读的数量上评价学生是要不得的,仅仅从技能技法的提高去评价学生是要不得的。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如是否持续默读了,是否天天默读了,是否按时阅读了;其次应该注重情感评价,如是否在情感上得以沐浴和滋养,心灵是否更加开阔,对英语读物的兴趣是否更加浓厚;第三应该注重人文评价,如对那些有多种解读的答案不可以“一棍子”打死,对那些有意外解读的现象抱有宽容之心等等。所有这些因为以核心素养为落脚点,因而显得意蕴十足。
        小学生正处于阅读的黄金时期,而英语环境下的阅读更是不可或缺。做精做细做实小学英语“持续默读”这一奠基性工程,不仅仅是学生阅读提升的需要,更是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需要。但愿,英语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步入到阅读的深处,读出素养、读出文明、读出优雅、读出精神;但愿,孩子们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能够顺畅自主呼吸、尽情奋力翱翔,迈向理想的天地而渐行渐深。
参考文献
[1]于小宁.持续默读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英语学习,2017,(S1):25.
[2]胡丹萍.持续默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校园英语,2019,(13):69-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