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李可芳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李可芳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确保教学内容的正确传达,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其他能力的提升,包括解题能力,而审题能力是保证正确解答的基础,所以说,加强对审题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此外,审题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习惯,为以后学习生涯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李可芳   湖北省潜江市周矶办事处逸夫小学  4331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确保教学内容的正确传达,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其他能力的提升,包括解题能力,而审题能力是保证正确解答的基础,所以说,加强对审题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此外,审题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习惯,为以后学习生涯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25-0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教师开始致力于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切实应用,以此促进小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发展,让小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会阅读、会思考、会推理、会判断的智慧型优秀学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快乐认知和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审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继而影响了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学习能力弱。学生在拿到题目后,没有审题、分析题目的习惯,很多学生总是迫不及待地计算题目,且一些学生由于缺乏监督,学生比较贪玩,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抄错题目、理解不到位的问题。(2)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很多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成绩,往往在没有了解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情况下盲目设计大量数学题目,过多的题目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无益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3)小学教育中,学生家长高中繁忙,家长监督环节薄弱,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不注重,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提升。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了解了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教师要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应用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并注重科学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找准题目的关键词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小学生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存在诸多问题,这就包括题目审阅不正确等等问题,这导致学生很多会做的题目得出错误的答案,最终出现丢分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下面两点:第一,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第二,学业上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默读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审题,这样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文字题目的理解,然后再做题,提高做题效率。此外,可以让学生先大声朗读题目,掌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不能漏掉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字和词,反复的去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并且找到题目中的一些陷阱和重要的关键词,并且用笔进行标注,方便后面做题。



        (二)利用生成性资源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首先,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来延伸出新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控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敏锐。就以下面这道简单的数学题目为例:“教师将一根6米长的绳子平均切成五段,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就可以迅速通过除法6÷5=1.2米来得出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如果将题目改为“将6米长的绳子平均切五次,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多少?”这时一部分学生就会因为惯性思维的印象影响,依然回答1.2米的答案,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审题,反复思考“次”与“段”的含义。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将六米长的绳子平均切五次,每段绳子是全长的多少?”这时学生已经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会更加注重审题,然后通过认真思考来得出每段绳子是全长的1/6的答案。这种提问方式更加符合小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加强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旨在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数学知识。教师还可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以此制订针对性的解题策略,增强师生互动的同时,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实际教学中,该措施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另外,团结合作过程中,还可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比如,数学乘法知识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先进行审题再分组,如一张猴子摘桃的图片:其有5只小猴,一只猴子可以摘3个桃,一共可以摘到多少个桃?在审题与分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结果,增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为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小学生经常存在由于粗枝大叶导致题目做错的问题,分析原因时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较为粗心,没有理解题目造成的,这也说明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仔细审题。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理解题目。
        结束语
        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也是解决问题的设计者和解决者,更是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者和指导者。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优化教学方式,然后再从学生们的能力现状入手,采取有针对性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索,找出自身在审题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反思,进而帮助小学生提升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0,{4}(14):74.
[2]邱红.小学数学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审题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4}(06):27-28.
[3]黄海涛.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0,{4}(12):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