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刘丽霞
[导读] 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之下初中地理学科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的执教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为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探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以生活化教学激活学生学习期待,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以生活化手段引领学生主动探究、综合思考、拓展延伸,使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发现,积极思考,创新应用。

刘丽霞   武威第二十三中学  733000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之下初中地理学科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的执教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为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探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以生活化教学激活学生学习期待,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以生活化手段引领学生主动探究、综合思考、拓展延伸,使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发现,积极思考,创新应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19-01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增多,课程学习的难度也进一步提升,因而很多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探究意识不强,运用能力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授课效果。同时,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也不够灵活。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生活化教学入手,更好地提升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学习探究。
        一、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多元意义
        1.拉近地理与生活的关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拓展生活化教学,拉近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更好地感受地理学科涵盖内容的广泛性,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服务生活的角度来学习和探究,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天气预报、旅游度假、路径规划、四季变化等,都是地理学科需要学习和探索的内容。这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科知识,指引学生享受生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生动呈现地理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很多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初级印象都是博大精深,学习难度过高。在地理教学落实的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通过生动灵活的方式展现知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尝试简单的操作、趣味的实验,亦或是视频记录。这种生动灵活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和认知中更好地认识地理的趣味性,学生在丰富互动中突破难点。
        3.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在初中地理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教知识向教学生有效转化,立足地理课堂进行生活化教学,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深入挖掘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引领学生建立对比意识,尝试科学分析,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学科运用意识,再遇到一些创新性问题是学生也能够积极有效探究。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的策略
        1.以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综合思维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落实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期待,教师必须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以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分析和解读课本的一些核心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降低学生知识理解的难度,而且学习和运用的目标也能够有效突破。例如,在多变的天气这节课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日常收看的天气预报入手,让学生有效的分析和整理,激发学生综合思维意识。针对同一区域,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记录一周天气变化,了解天气特点。针对广阔区域,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同一天各地的不同天气,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南北差异性。
        2.渲染生活情境,提升学生区域认知探究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秉持学用结合这一理念,不要单纯为学生呈现课本上的理论,而是要能够有效渲染生活情景,提升学生区域认知探究的兴趣。同时,在生活情景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创新性技术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感知。例如,在教学经纬度的相关知识是,教师如果单纯从一个地球仪入手,为学生分析展示经纬度,学生会觉得过于枯燥。结合导航的路径规划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动态模拟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之经纬度的具体性、直观性和准确性,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地理学科的探究愈加深入,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学生学习探究兴趣也能够得到更好地调动,他们也迫切希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创新应用,改善人们的生活。
        3.延伸生活案例,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落实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积极应用,教师要注重学习与探究互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借助学习小组、兴趣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地理,在探究过程中让他们更好地展现。这可以有力的突破地理知识抽象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具体化的方式生动呈现,学生自身的区域认知能力也能得到更好地突破。例如,在地理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学习小组的方式来调查各地的特色美食和民俗活动。将全班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大家有效分工,细致对话,呈现出精彩的图文资源,并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展示,这可以深度激发学生学习自信,提升学生学习总结意识。通过这一活动,还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浓厚的爱国热情。
        总之,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不仅要突出地理学科知识的实用性,更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探究意识。立足初中地理课堂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要能够从知识讲解向学用结合有效转变,从生活化情景入手引领学生学习思考,以生活化案例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加强生活化延伸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闵亮.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86.
[2]秦文艳.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浅析[J].中外交流,2019(10):115.
[3]蔡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天津教育(下半月),2020(01):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