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高丹
[导读] 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发展主要的受限因素就是学困生数量较多,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时,必须要以学困生心理辅导为工作的切入点,分析当前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明确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内心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教学工作。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公平公正的对待学困生,调整优化课堂教学形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营造出良

高丹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校
【摘要】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发展主要的受限因素就是学困生数量较多,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时,必须要以学困生心理辅导为工作的切入点,分析当前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明确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内心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教学工作。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公平公正的对待学困生,调整优化课堂教学形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集体所予以其的温暖,老师要多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为学困生的进步和发展做铺垫。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困生;心理辅导;工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18-01

        引言:现阶段,我国开始大力推崇素质教学理念,小学班主任所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全面化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时期,小学生会受到兴趣、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越来越显著,这就会形成学困生。学困生的出现会直接阻碍开展教学工作,所以在进行教育管理时,老师必须要尊重学困生,并以这部分学生的特征进行教学实践,辅导学困生的心理,转化学困生。
        1小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1.1依赖心理严重
        大部分的学困生会过于依赖家长或者老师,其只会在老师及父母的指导下去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这样下去,这部分学生就会过于依赖家长以及老师,依赖心理,较为严重。如果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产生变化后,这种依赖心理也会随之产生改变,这部分学生不能较好的参与老师所设置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其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无法独立自主的完成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会厌恶、排斥学习各科知识心理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1.2心理情绪变化
        学困生在成长发展时期很容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以及影响,自身控制力较差,心绪不稳定。例如,在参与教学活动时,部分学困生会对其中某模块的知识点感兴趣,这就会让其在学习该知识点时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情绪也会较为活跃,不但能够思索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自主的和其他学生以及老师进行互动和交谈。但是若这部分学生对后续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就会以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学习,甚至还会在课堂溜号开小差。如果学生受到了老师或者他人的批评、指责,那么情绪就会持续性的低落,甚至还会出现心理创伤问题,进而演变成为自卑的情绪。
        1.3缺少良好意志
        虽然学困生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差,但是在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内心深处仍旧会渴望成功。所以在学习时,老师必须要帮助并肯定这部分学生,但是由于我国长时期的推行应试教学理念,所以大多数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并不会注重学困生的内心发展诉求,只会将其教学的重心以及注意力投入到优等生方面,这就会让学困生逐渐成为班级的旁观者,并不能得到学习心理的满足,进而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2小学班主任学困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要点
        2.1分析原因
        班主任在辅导学困生时,必须要分析学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其原因为基准,编制出极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这样学困生处于这种专门的辅导环境下,就能够较快的扭转自身的不良心理,同时建立正确的心理品质。老师在分析学困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时,可以设置学困生个案跟踪记录表等,利用这些形式,整理并分析学困生的自身发展状况,个性化的指导学生。例如,如果学困生的依赖心理问题严重,那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以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去制定辅导计划。如果这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家庭作业,那么老师就可以以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一同编制学习计划,每天几点要学习哪一科目的知识,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样能够进一步的降低学困生对于家长或者老师的依赖感,从而自主化的参与到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当中,这样下去其就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更为自主、健康的学习意志,解决学生课堂表现不安定等的问题。
        2.2营造氛围
        学生在学习发展时,环境对其的影响会比较大。一般来说,学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环境以及自身的发展,小学班主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关爱、关注学生,只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所予以其的关怀,那么其就能够自觉地和老师构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塑造顽强的学习品质。老师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构建良好的情绪情感教学体系,组织开展“手拉手,齐进步”等相关的教学活动,可以把学困生和学优生放置到一个学习小组当中,这样学优生就能够帮助学困生,一同解决其在学习时期所出现的问题,鼓励并指导这部分学困生,缩小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这种关系的体验当中,能够较好的改善自身的不良心理。
        2.3赏识教育
        学困生尤为渴望发展,同时其也会希望他人赞扬鼓励自己,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组织班级管理时,必须要深入到实际,分析并找出学困生的发展问题,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困生的发展优势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来。使他们在班主任的肯定下,树立自信心,坚定意志品质,塑造健康心理。一般情况下,我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对学困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他们的进步之处,同时放大这种进步,在班级里进行表扬,或立足学困生的特长,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而帮助他们在切身的体验中,获取成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管理观念,充分的重视学困生,同时结合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找出其问题出现的具体成因,编制合理的心理辅导工作计划,实施赏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A].李爱群.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20
[2]浅谈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优势和策略[A].李维秀.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八期)[C].2020
[3]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讨[A].张瑜.2020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20
[4]互联网背景下班主任德育举措[A].杨林.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