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孙进兰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孙进兰
[导读] 在传统教学模式和课堂氛围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够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率,必须在语文课堂中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孙进兰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市府小学  236800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和课堂氛围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够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率,必须在语文课堂中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气氛;营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12-01

        引言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师营造好的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打好语文学科基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主动为学生营造优良的课堂气氛,这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认识
        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未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氛围营造艺术,存在过度与忽视两种问题。教师过度重视课堂教学氛围,会将更多时间为学生创造适宜教学环境,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比如,教师教学中过多使用多媒体技术,希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更多精力制作PPT课件,注重画面的生动性,却忽视了解读教学内容,虽然可以具备活跃的课堂氛围,但会使得课堂华而不实。也有部分教师忽视课堂教学氛围,教学过程死板。教师的言语与行动都会影响教学氛围,比如语速、语调、眼神以及面部表情等,过于紧张的氛围会使学生感到压抑。若教师保持温柔语气与微笑,语速适中,则会使学生感到放松,教学氛围活跃轻松。当前部分教师只看重学习成绩与教学目的,忽视课堂氛围的营造,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未充分活跃课堂
        小学阶段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得如火如荼,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并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很多教师不了解如何活跃课堂气氛,长期下来课堂就形成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整个课堂上都是语文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犹如一潭死水,并不能主动参与其中,且师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课堂气氛更是死气沉沉,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尽人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方式
        导入方式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因此,教师在选择导入方法时候,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这节课堂的导入方式。通过提问的导入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导入方式还有游戏导入法,教师可以通过几分钟的小游戏,可以分成小组做游戏,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与全班同学一起做游戏,让学生有更好的精神上课,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欲望。除此之外,导入方法还有分小组竞赛法,通过小组竞赛,引入语文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导入方式还有小组交流讨论法。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中不仅仅引入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能力。总之,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征创新出更多的新型的导入方法。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课堂气氛的基础,只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地给学生讲课,学生才能充满兴趣地认真听课。若师生关系不融洽,课堂气氛呆板、沉闷,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所以,教师要时常对学生怀有关爱之心,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游戏,了解学生所思所需,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尽量用亲切的态度、眼神以及热情的赞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接近教师,这样学生才会“亲师信道”。
        (三)以互动的方式提升课堂氛围
        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思维,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比如说《猜字谜》这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课堂之前,可以搜集一些字谜,在课上供学生猜,学生通过讨论猜测谜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思考。在互动时,学生可以和同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根据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使小组内的学生思维达到融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锻炼自身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通过猜字谜的实际活动能够加强学生对谜语的学习兴趣。
        (四)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单调无趣,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本就存在着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的实际特征,这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十分不利。另外,单一枯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氛围营造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珍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4}(11):69.
[2]李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4}(10):12.
[3]李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0,{4}(25):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