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曾广斌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这门课程蕴含着优良的文化品质和良好的生活内涵以及丰富的人文知识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解决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更好,一定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围绕着我们生活实际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到了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并以此收获了良好

曾广斌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13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这门课程蕴含着优良的文化品质和良好的生活内涵以及丰富的人文知识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解决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更好,一定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围绕着我们生活实际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到了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并以此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10-01

        学好语文离不开生活,只有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才能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真正含义,帮助学生能够与生活建立有效的联系,充分挖掘数教学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却在时间中来感知语文知识的广泛应用,从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的生活热情有效的点燃。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生活成为个人内在知识与书本知识的终结。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紧密的结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注重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不断的在实践中与自然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知教学中的知识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并以此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创设表演再现生活情境
        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是利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信息的载体,学生想要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感受,需要再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的事物。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被学生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表演来感知教学的内容,对于教学的内容能有真实的情感,同时能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教学的内容,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将相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有没有和他人产生过矛盾,并且都是怎样化解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并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并让学生阅读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演绎文章的中的情节,并让学生适当增加自己的表演特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让学生表演完毕后,并让学生思考文章: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并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教师借助表演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进行更好的体会与感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语言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将教学的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的内容。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新课改的教学标准,利用生活化的语言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有效的降低教学的难度,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能在人文素养下感受到整个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快速的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中。例如:教师在进行《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并让学生对于“雨来”的形象有了深入的理解,并借助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有效的拉近了学生与文章的距离感,并且能让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有了深入的体会。同时教师让学生分段进行文章的阅读,并为学生进行情境的渲染,并对学生说出:当我们的祖国安宁被打破,侵略者侵犯我们的土地时,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态度。教师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情境进行感知教学的内容,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并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从而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情境中去体会文章的表达情感,并以此实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把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效的融合,只是布置短暂性的作业,或者把书面作业布置给学生没有将学生的生活与作业进行有效的融合,学生只是应付的接受,对于作业布置的意义以及效果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从而导致了学生作业需要过不理想,严重影响了课堂作业布置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布置生活性的作业,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及自然界中所产生的现象进行有效的观察帮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于生活的意义有着切身的体会,实现了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学生朗读后引导学生尝试模仿大自然的不同声音,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特点。教师在教学完文章的内容后,让学生课下去搜集“声音”,并让学生找出除了文章中的声音外,在生活中的声音也是来自于自然,并且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将声音搜集后,由家长发送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搜集进行整理,并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教师创设生活化的作业形式,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丰富了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听觉的享受,使学生在能积极的去完成,并以此能实现了作业布置的丰富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把生活与书本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去指导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探索生活中语文的奥秘。
参考文献:
[1]韦敏华.试析生活化教学思想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J].名师在线,2019(32) : 45-46.
[2]陆延兵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探索[J].名师在线,2019 (22):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