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渗透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方文
[导读] 对于高中学生在进行物理科目的学习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都越发重要。而情境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学科中的运用,对于学生将抽象化知识具象化转变和学习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并且也能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的开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针对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展开分析。

方文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
【摘要】对于高中学生在进行物理科目的学习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都越发重要。而情境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学科中的运用,对于学生将抽象化知识具象化转变和学习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并且也能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的开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针对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境教学;核心素养;开展方式;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45-01

        引言:
        情境教学作为我国现代化教育工作中的一种具有十分显著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发挥着十分显著的效果。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工作要求中学生必备的素质能力,也成为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以情境教学的模式开展现代化高中物理教学并结合学科内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成为当代高中物理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任务。
        一、高中物理情境教学方式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物理学习思维模式
        学科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直接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创设物理教学情境,便是将物理知识与实践产生有效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并且在教学情境中有效引导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1]。随着学生良好物理思维的形成,也能更为高效地提升学生在物理学科中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物理学科的发展,是建立在一代代物理科学家勇于创新的学科思维理念之上。因此,创新思想在物理学科的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核心素养为教学背景之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对物理学习思维和创新理念的形成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难度也能有所下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物理学科中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开展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以故事情境的创设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入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所涵盖的知识点中,有许多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都具有较为难以理解的特点,并且物理理论知识的抽象和复杂,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 学习增添了不少难度。因此,在针对高中物理知识引入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物理学的小故事,来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针对《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影音视频资料,比如电影《万有引力》,《星际穿越》等,其中对于万有引力以及宇宙航行和相对论时空观都有较为直观的呈现,因此学生在通过这种故事性较强的电影进行观看的过程中,便会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开展教学工作也会显得更为容易,并且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以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关键策略。只有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给予学生提前进行问题的设定,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思考能力,并且结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给予学生思想方面的辅助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3]。
        比如,在《原子核》章节的学习中,主要是针对核物理相关内容的初步了解。因此,在开展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用切尔诺贝利事件,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以及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进行介绍和相关内容的展示,在学生感官受到直接的震撼冲击之后,教师再给予学生相关的问题,比如“原子弹对人类和对自然的影响有哪些?”,“造成这些影响的因素是什么?”,“原子弹的爆炸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核武器不能滥用”等。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给出,学生可以结合所观看的内容从十分直观的角度给出一定的解答,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时刻保持思考和怀疑的心态,在教师设计的学习思路中完成对问题的研究,同时也就完成了本章节内容的学习。
        (三)将生活情境融入到课堂之中
        物理学的发现来自于生活,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积极寻找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中的联系,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来构建高中物理课堂的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维体系。同时,加强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细微方面的观察力,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以《光》这一章节中对光的折射这一光学概念进行学习时,以筷子在水中呈现出断开的现象这一简单而又贴近生活的实验进行演示的过程来进行光的折射的解释,便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物理现象,并且运用物理知识也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认知,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都能得以有效提升。
        (四)物理实验教学情境的运用
        物理的教学实验是对物理知识进行直观呈现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以实践的方式来证明物理理论正确性的方式。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构建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情境,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教师在进行实验情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并且明确教学目标,从而使得实验情境教学能够实现有效的教学成果。
        比如在电学方面《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章节的教学时,笔者会首先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学生在对演示实验进行观看的过程中,对每一步实验环节都认真观察,对于由线圈和灵敏电流计所组合起来的串联电路的具体过程产生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电路条件的改变,比如加入条形磁铁,或者将线圈拔出等方式,从而来对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再由学生自主开展电磁感应的实验。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对整个实验过程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勇于进行探索和创新。这不仅将物理学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灌输给了学生,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力。
        情境教学是我国现代化教学方式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而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开展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可以使物理课堂教学工作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不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降低知识的难度,有效提升课堂授课效率,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左来军.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课堂情境教学[J].求知导刊,2020,000(005):74-75.
[2]鲁文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5):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