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幼儿园语言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王园
[导读]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而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进行交往。

王园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幼儿园  334600
【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而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进行交往。
【关键词】新时代;幼儿园;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41-01

        引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人的生活离不开语言沟通,人的素质在语言交流中得以体现,由此可见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在不断的语言应用中得到提高,在教师和家长引导下,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也在不断增强。幼儿时期是儿童健康成长与不断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将来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幼儿阶段也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时期,对其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优化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效果,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丰富教学内容
        想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只靠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对语言教学的活动内容进行丰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增添一些趣味性教学活动,既能够提高幼儿对语言教学的兴趣,又可以锻炼其语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一切活动都需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展开。可以选择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让其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喜欢的动画片角色、食物、动物或开心的事情等等。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改正,加强其对这一问题的印象,同时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营造语言氛围,强化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氛围的营造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幼儿营造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让幼儿能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特点,创设多听、多看、多说的教学环境,如通过猜谜语、教具使用,让幼儿在互动中爱上语言表达。通过语言氛围的营造,让幼儿自然地融入情境当中,让幼儿通过思考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园教师应将集体活动作为关键点,创设不同的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当中,让幼儿在玩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讲解“保护”这一教学内容时,把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四五个幼儿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首儿歌,每名幼儿都选择一句歌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根据节拍进行表演,所有幼儿在其他幼儿表演时都要大声歌唱。教师还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儿歌与动画结合的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幼儿认真观看动画视频的同时,指导幼儿唱歌。


幼儿在学会由自己表演的歌词的同时,也观看了其他组的幼儿表演活动,不仅知晓了“保护”主题内涵,也提升了自身语言表达能力。
        三、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不应仅仅是该项技术的单独运用,在游戏化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幼儿语言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再融入游戏教学方式,一方面发挥它的声音、动感、可操作性的优势,提高游戏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成长,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语言能力的锻炼。例如,在开展《小雨点》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投影向学生呈现一幅美丽的雨景图:天空中雨滴宝宝依次从乌云里往下跳……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点击鼠标,被点到的小雨滴便变大,并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随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玩“雨滴宝宝少了什么”的游戏,由教师用鼠标进行操作,让幼儿帮雨滴宝宝寻找不见了的鼻子、眼睛、嘴巴等。同时,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并由幼儿做出相应回答,如“雨滴宝宝少了什么?”“少了眼睛。”“眼睛眼睛在哪里?”“眼睛眼睛在这里。”幼儿兴致勃勃地模仿,强烈的动画效果、优美的语言把幼儿带入了美妙神奇的语言世界,从而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实现了语言的应用与锻炼,提高了语言水平。
        四、合理选择活动主题
        在当前学前教育体系中,教学活动不仅要实现知识传播,还要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这也要求教师在选择活动主题的时候,应该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层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同时也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自身的兴趣点,保证最终选择的活动主题可以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最终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击鼓传花“这个游戏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幼儿在轻快的音乐中,传递着手中的小皮球。当音乐停止之后,拿到皮球的幼儿站起来,教师让其他幼儿仔细观察这名幼儿的外貌特征,如衣服的颜色、裤子上的图案、鞋子颜色等,然后自我组织语言进行描述。也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小动物、动画人物形象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进行描述,以此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对图片中的小猪佩奇,可以从其皮肤颜色、衣服颜色、眼睛形状等方面,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出来,以提高幼儿的语言技能。教师还可以设置趣味性词语游戏活动,如“你演我猜”“成语接龙”“寻找反义词”等,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经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和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语言教学足够的重视,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使其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语言学习,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爱春.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读写算,2021(02):43-44.
[2]程婷.浅谈新时代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开展[J].家长,2020(23):120+122.
[3]赵彩萍.新时代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开展[J].小学时代,2020(20):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