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王德玉
[导读]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写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与生活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确实,阅读是语言的输入,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能够让学生把所学语言进行实际应用,所以读写结合的方式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语言能力锻炼特点。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会结合范文,讲述写作方法技巧,甚至有部分教师会让学生背诵范文,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将背诵的语言

王德玉   四川省自贡市板仓实验学校  643000
【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写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与生活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确实,阅读是语言的输入,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能够让学生把所学语言进行实际应用,所以读写结合的方式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语言能力锻炼特点。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会结合范文,讲述写作方法技巧,甚至有部分教师会让学生背诵范文,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将背诵的语言内容加以灵活运用,所以依然有部分学生不能做到流畅表达。读写结合模式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课文内容的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展开写作练习,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写作能力;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34-01

        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语文内容既包括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也包括文质兼美的文章和课例,还包括触景生情的写作。读写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领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是如何被运用的,能够让学生品味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并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的表达运用。因此教师不妨让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仿写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内容,无论是语言表达、文体格式还是写作手法还是结构与立意等都非常值得学生学习研究。仿写,就是让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与写作方法技巧,从而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会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展开仿写练习,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记叙方法展开仿写练习。例如《北京的春节》,作者围绕年前,过年以及年后等三大部分记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特点,那么学生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作相应的节日。学生可以选择中秋节,可以选择端午节,或者也可以选择春节等,然后写作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从而更好地锻炼自身的语言创作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内容中的优秀段落。如果仿写整篇课文内容比较难,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仿写语句入手。例如《草原》,课文的开始部分,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其中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的语句,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这一语句,从而让学生感悟语言的奥妙所在。



        二、缩写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缩写,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将篇幅较长的语言段落运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而且要做到保持原有文本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缩写练习,既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与分析,又能够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组织与表达练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上篇幅较长的故事或者是课外故事内容展开缩写练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例如语文教材上的节选段落《鲁宾孙漂流记》,这是一部小说,篇幅比较长,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缩写教材上的段落内容。如果学生阅读过整篇小说,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分析,缩写整篇小说内容,从而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
        如果学生在课外阅读了《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那么他们也可以试着缩写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缩写整篇小说内容。一般情况下,缩写整篇小说内容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生必须要对整篇故事内容非常熟悉,要理清故事内容的主要故事情节,然后才能将其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整个故事分成若干小段,然后以小段为单位进行缩写。
        三、写作阅读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它不仅能够记录生活,还能够传递思想情感,所以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与作者情感相通的思想感受。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的阅读感受写出来,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是革命烈士李大钊女儿李星华写作的,记录了李大钊被捕以及被害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向学生们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让学生知道新中国成立的不易,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对新中国成立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当学生意识到革命烈士的英勇无畏后,他们的内心肯定会有所触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写作出来,从而全面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
        无论是教材内的课文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写作读后感的良好习惯。比如让学生们准备一个笔记本,摘抄阅读内容中的优秀语言,及时记录阅读中的情感感受。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手抄报的方式来写作阅读感受,从而增强写作练习的趣味性。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适合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其既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又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仿写练习,缩写练习与读后感的写作练习,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沙沙.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Z2):99-100.
[2]王秋月.巧阅读,妙写作——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作文成功之路,2021(27):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