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诗歌,美的教学,美的享受——评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蒹葭》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李汝娜
[导读] 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做到“学”有榜样、“研”有方向、“悟”有蓝本,在梅州市温佛君名教师工作室的指导下,我认真研读了《余映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两本书,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蒹葭》课堂实录。《蒹葭》是一首意境非常优美的诗歌,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蒹葭》给我的感觉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美:美的诗歌,美的教学,给人以美的享受。

李汝娜   梅州市平远县冬青实验中学  514641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做到“学”有榜样、“研”有方向、“悟”有蓝本,在梅州市温佛君名教师工作室的指导下,我认真研读了《余映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两本书,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蒹葭》课堂实录。《蒹葭》是一首意境非常优美的诗歌,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蒹葭》给我的感觉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美:美的诗歌,美的教学,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蒹葭》;美的诗歌;美的教学;美的享受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30-01

        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做到“学”有榜样、“研”有方向、“悟”有蓝本,在梅州市温佛君名教师工作室的指导下,我认真研读了《余映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两本书,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蒹葭》课堂实录。《蒹葭》是一首意境非常优美的诗歌,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蒹葭》给我的感觉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美:美的诗歌,美的教学,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很喜欢这样的课堂,整节课给人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背景铺垫之美
        课始,余老师诗意导入,营造美好的氛围。然后,余老师介绍了《诗经》《蒹葭》的相关文学常识,这个看似简单的背景介绍,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明确类型(爱情诗)、指出诗歌风格(婉约柔美)、点明诗歌意境(朦胧悠远),让学生对这首诗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为后面的“美感品味”环节做铺垫。
        二、诗歌吟读之美
        《蒹葭》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美诗要美读,余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第一次指导要求学生注意语速,读出向往、追寻的情感氛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朗读时要“轻柔”“充满向往”“充满爱意”。第二次指导要求学生读好重音。读“宛在水中央”时“宛”要读重音。第三次指导要求学生逐章朗读,弄懂字词,读出美感。每读一章,余老师都会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余老师的指导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感强。在余老师循序渐进的朗读指导中,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诗歌吟读之美。



        三、问题设计之美
        在“美感品味”环节,余老师设计了六个问题:表现出结构与抒情美感的一种章法、表现出诗歌起兴之美的诗句、表现执着追求之美感的八个字、极具人物形象美感的诗句、最具音韵美感的一个章节、表现意境美感的一个四字短语。六个问题,分别从章法结构、修辞手法、情感、形象、音韵、意境等方面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就这样,余老师引领学生踏上寻美的旅程,引导学生将心中朦胧的美感具体化。
        四、练习指导之美
        在“练习指导”环节,余老师指导学生写诗歌赏析文可以从“一诗之美、一章之妙、一句之情、一词之味”入手。“一诗之美”可以写它的章法之美、意境之美、含蓄之美、哲理之美等等;“一章之妙”可以写它的起兴之妙、音韵之妙、意象之妙等等;“一句之情”,比如“重章叠句”,可以专门分析“道阻且长”这样的句子,阐析它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一种追寻,那样一种坚持,那样一种对爱的不舍;“一词之味”,比如“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反复咏叹,三章一共用了六个“从”字,可以分析这个“从”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味、情志和人物所具有的品格。诗歌赏析的角度,一篇一章,一句一词,经过余老师这样细致的技巧点拨,变得眉清目秀,其他诗歌的赏析也同样适用。余老师的指导可谓角度之精美,高度之凝练。
        五、内容丰富之美
        余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彰显了语文课的厚重感、实在感。整节课既有《诗经》《蒹葭》等相关文学常识的介绍,又有朗读方法的指导,也有“美感品味”、“五个方面知识点”的积累,还有写诗歌赏析文的“练习指导”。每个环节余老师都能适时地给予知识补充和作出精粹的总结,让学生做好笔记,整节课可谓内容之丰满,积累之丰富。
        六、活动设计之美
        “学生活动充分”是余老师语文课堂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余老师多角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如吟读活动、美点赏析活动、读写结合活动、妙点揣摩活动等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语文实践活动都能有机地得到安排,充分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每个活动时间充足,训练扎实,学生收获颇丰,实现高效课堂。
        七、思路策划之美
        余老师的课常听常新,新在视角新颖,新在思路策划之美。课始,余老师诗意导入,结尾以齐读琼瑶的《在水一方》来收束:“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样的思路策划既使首尾遥相呼应,又在浅吟低唱中给人以美的享受,余韵悠悠。
        总之,就像我开头所说,余老师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都是美的:背景铺垫之美,诗歌吟读之美,问题设计之美、练习指导之美、内容丰富之美、活动设计之美、思路策划之美……整节课自然和谐,充满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意犹未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