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培故事——立根原在此山中,俯首甘为孺子牛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刘隆清
[导读]

刘隆清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桥街道布能完全小学  6517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65-01

        想起学生时代,老师教我识字、育我知识、育我德行、示我无知!常常想起一句话:“师父,是慧命之父母,父母,是生命之父母。真乃师恩浩荡”!遥望浩瀚无边、广阔深邃的星空,我思考还有什么比当教师更加幸福、更加崇高、更加向往的事情呢?
        2015年8月我满怀激情与梦想走上了工作岗位,从一名大学生变成了一名教师。自此,一根粉笔、三尺讲台成了我生活的伴侣,我曾有过担任培训机构班主任和实习期间语文教师的经历,而正是这些经历,引起了我对教师职业的困惑和质疑。我深深感叹,教育不只是关乎个人,更关乎整个国家、民族的兴旺。习主席说,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要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我看来,教育甚至是关乎人类与-切生物未来希望的一-件大事,世界和平与人类希望就在于对人类的智慧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人受西式教育的影响,对中华文化与中国智慧不甚了解,甚至丧失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其实教育之所以博大,就在于教育在育人育德,是成就生命幸福和幸福生活的必经之路。
        机缘巧合,我来到了嵩明县一所农村小学,满怀激情的我因一些琐事烦恼使更加迷茫,家长的不配合、学生的不听话、老师的不理解 ,曾经的那颗雄心壮志,变得那么苍白无力。我的丈夫也是一名教师,在一所小学担任校长,每次拨打电话都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苦。他总是在开导我、引导我,当时还觉得挺好,电话一挂,又打回了原形,回到之前的现实状态之中,正如李白的诗所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何时才是尽头啊!
        人生真正的美好不是因为他已经美好,而是因为他内心一直保存着一个美好,并且坚信和向往。对教育的那份热情与热爱深入我的骨髓。2015年10月,国培计划来了,我一发不可收拾,每一节课我都用心聆听。学习之后,才真正让我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和该有的模样:这里的一切和外界的不一样,老师学生,教育教学、理念管理等等,都是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正如当代教育家于漪所说:“不学到老,就活不到老,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学习永远在路上!国培,让我看到了风雨之后的彩虹;国培,让我感受到黎明的曙光;国培,为我插上腾飞的翅膀。我坚信,国培是教育的希望;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感恩国培的一切,时常不经发出感慨,国培计划中,我看到了了太多太多敬业与奉献的忙碌身影,聆听了数不胜数不畏艰苦、孜孜不倦的感人事迹!
        有一位教师老师,手术一天后,就带病坚持工作,她很普通,但她是教师的缩影。这些都是一般不能想象的事情。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自己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虽然我们远隔千里,但是心灵相通,心在一起。见贤思齐这四个字已深入到我的心灵,每当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想想这些坚持的身影,有什么理由不坚持的理由呢!灵魂深处的自己告诫自己:“坚持、坚持、在坚持”。从那以后,让我看到爱岗敬业,是多么快乐与光荣的事,也让我学会了奉献和坚持!
        在运动会上时一路激励同学们,咬牙坚持陪同学跑完1500米,身体弱得只能扶墙回家!在期末冲刺大会上,和同学们一起高举右拳,共同宣誓,誓言响彻云霄!在六一儿童节上,为让活动呈现的更好,追寻到同学们内心深处感恩的心,活动的前一天晚上和领导同事们一起奋战到凌晨4四点,第二天用尽全身力量,投入全部情感,主持了一天的活动!我被“国培”中的思想激情融化了,真是乐于忘忧。我们学校老师们,国培计划完成了,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每一位充满激情的教师,大家组成一个充满激情的教育团队,用自己充满激情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身边的学生。今年,我带的班级也取得好成绩,我热爱这里的每一位孩子,每一位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