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佐热古丽•托合提麦麦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佐热古丽•托合提麦麦提
[导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一堂课的开始,同时也是统领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要想实现高效的日常课堂教学效率,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课堂导入环节的影响,通过准确科学、适宜的课堂导入环节,将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得到调动,初中数学整体进程以及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本文首先从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原则出发,对初中数学课堂导

佐热古丽•托合提麦麦提   墨玉县普恰克其乡中学
【摘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一堂课的开始,同时也是统领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要想实现高效的日常课堂教学效率,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课堂导入环节的影响,通过准确科学、适宜的课堂导入环节,将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得到调动,初中数学整体进程以及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本文首先从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原则出发,对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推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63-01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虽然占据的整堂课程教学时间较短,但是却发挥着重要的统领作用,通过高效的新课导入,可以快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并为学生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新课学习氛围。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新课程导入的积极意义,并不断探究如何实施新课导入,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与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具有强烈的学科特点,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时,教师要基于数学学科的教学特征,遵循针对性原则,选择符合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真实状况的导入内容。在进行数学课堂导入前,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综合分析考虑后设计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课堂导入方式,力求满足每位学生的实际需求。
        2.概括性原则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其根本作用就是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通常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需要通过遵循概括性的原则进行高效的课堂导入。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时,要充分发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以高度概括的课堂导入方式实现对知识的引入和概括,避免运用过长时间过于复杂的导入主题,占据较长教學时间。最佳的课堂导入教学效果,就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快速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轻松的开展教学计划。
        3.启发性原则
        基于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师在进行高效课堂构建时要遵循启发性导入原则,以较为简单精练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性导入,引导学生在简单的案例中快速发现教学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性与创新性思维。通过在较短的课堂导入环节,使学生激发起进入新课学习的愿望,并使学生在启发性课堂导入中获得创新性培养。
        4.直观性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思维性较强的特点,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要遵循直观性原则,用具体的形象对知识进行清晰展示,帮助学生在具象的知识教学中进行知识理解与记忆,快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其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直观性的导入方式将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调动,创新思维得到培养,想要尽快的融入到新课中,探究新知识。因此,要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导入,教师需要遵循直观性原则,为学生清晰展示教学内容。



        二、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
        1.基于旧知识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环节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的教学过程。这种课堂导入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为学生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数学导入设计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基于旧知识情境,进行启发性的新课内容导入,快速激起学生好奇心。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旧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联想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知识,使学生了解到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扩展,消除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恐惧与陌生心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通过持续的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苦学变为乐学,以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开辟全新的教学道路。
        2.基于生活实际进行新课导入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与我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发掘现实生活中蕴含着的大量数学信息,了解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实际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要巧妙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运用学生觉得亲切的,易于接受的生活知识,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讲解。
        3.巧妙设问在课堂导入中启发学生思维
        在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巧妙的设置问题、提出疑问,并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证明,化解矛盾等过程,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恰当的疑问以及好奇心中得到培养。
        4.以类比导入法寻找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初中数学知识点庞大而复杂,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其中也有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与争议点,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类比导入法的应用,可以引发学生的矛盾意识,通过激发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购置事件之间的联系或者争议点,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激发,产生良好的引导效果。
        5.以趣味性的实验进行新课导入
        通过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趣味性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过程,使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趣味的故事进行内容导入,引导学生轻松主动的学习新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导入原则,基于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课堂导入设计,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推动新课改更快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福堂.浅谈电子白板在数学智慧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1):125-126
[2]王志刚.高中数学新授课中“问题导入”的若干探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8(10):37-40
[3]许晓勤.智慧教学——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名师在线,2018(24):81-82
[4]马小芹.加强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刍探[J].成才之路,2018(2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