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素养课堂下教学评价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周雨龙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愈加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育。并且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培育,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式。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法进行教学。同时,数学教学评价机制也不容忽略,需要数学教师对其增大重视程度,采用科学有序的手法展开数学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评价中的针对性特点。本文就此对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在核新素养视角下,开展有效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

周雨龙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  广东  广州  510375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愈加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育。并且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培育,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式。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法进行教学。同时,数学教学评价机制也不容忽略,需要数学教师对其增大重视程度,采用科学有序的手法展开数学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评价中的针对性特点。本文就此对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在核新素养视角下,开展有效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新素养;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62-01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评价,可以使小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使其更加具有侧重点的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但是,从现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讲,老师并未做好对教学实效性即时反馈,评价机制也缺少客观性与针对性,做不到灵活多样,这样使小学生难以对自身实际学情做到明确,对其以后学习数学也是一种阻碍。本文以核心素养视角做为切入点,对如何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有效评价建议。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有效评价策略
        (一)通过标准互评体系有效创设加强评价合理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课堂评价机制时,应整合有关数学教学信息资源,建构有效标准互评体系,此类评价机制更加具有合理性与针对性特点,小学生可以获得与自身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质培育相符合的评价。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立标准互评体系时,可以应用如下做法:第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持续对师生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担任指导者,假如老师在进行教学中,存在某些问题,小学生不能及时的指出来,这样受到影响的会是班级整体。因此,完善小学生对教师地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秉承合理、科学的原则,营建完备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实情、课堂内容知识核心点讲授情况,以及具体习题讲授等状况进行有序化、合理化评价,生程具有科学性特点的评价机制。与此同时,还需要教师对有关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让小学生能够不受到限制的对课堂展开评价{1}。此外,数学教师还要设立一套与小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课堂评价机制,将其日常在数学课程中实际表现归入到期末综合考评中,此类评价会更加具备有序性、合理性特点,也更加益于科学化评价机制的有效构建。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位置与方向》一课中,教师就通过在课堂上故意对问题讲错,引导小学生对讲错的问题进行纠错评价等手法,调动小学生掌握与学习知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通过分阶段标准评价合理选择搭配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设立互评机制以外,还需要分阶段层级进行标准评价机制方面的建设。由于小学阶段孩子展开学习包括六个年头,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小学生年龄、年级特点等一些实际因素制订相应的阶段性课程评价模式。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层面,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小学生表达能力与个人理解能力,在设立评价标准时候,必须要关注与小学生自身习惯以及生活学习相贴合,同时,还需要设立详细的选择型评价指标,不能把评价体制设计为较为空范的概念,这样在评价实效性方面是起不到应有效果的。小学阶段高年层级地小学生认知意识能力较强,在建设评价标准机制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设立一些具有深度性特点的标准评价体制,同时还需要数学教师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与权力,满足小学生多元化综合性发展需求{2}。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注重分层级评价标准的建立,并且将其导入进数学具体教学中,为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有效助力与支持。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就非常关注对于学生自身理解能力,与表达方面能力的有效引导,依据学生具体学情与年龄特点,调动小学生对此课知识进行具有选择性的有效评价。例如,在人教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中,教师依据此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立了具有一定深入的标准评价机制,随后教师又给小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权利与契机,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满足了小学阶段高年级孩子身心综合方面性发展需求。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需求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为学生尽可能的营造多与数学接触的机会,为学生做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其对数学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尤其是一些方法、概念的学习上,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一个操作、整理、分析与研究中去深刻体会数学。例如,在学习圆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数学工具,由学生自由选择,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合作来制作出一个圆。在画圆的时候,学生不但可以对圆的特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带来的快乐{3}。除此之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还要对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进行充分的保护。由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因此学习特征和进度也会出现不同。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多用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应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为其设置不同的题目和题型,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数学的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在数学的学习当中有较大的收获。另外,还要对学生学习当中的信息进行反馈。在反馈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趣味性、严谨性、鼓励性进行有机结合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还要对科学教育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这也是由数学的学科特性所决定的,基于此来进行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得数学课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要认真倾听,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理解,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该通过有效创设标准互评体系,通过分阶段标准评价体系合理选择与搭配,增强数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对小学生发展予以充分满足等多元化教学评价手法的有效运用,引导与激励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推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地综合性发展,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广营.基于核心素养课堂如何创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5):44-45.
[2]徐永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应用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7):63.
[3]丁海波.在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合作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20(02):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