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化学自主学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曾依华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要,各个学科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和能力。这里所提到的自主学习其实就是学生自己愿意进行学习,也就是主动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不仅可以让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能起到积极影响。

曾依华   江西省德安县第二中学  330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要,各个学科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和能力。这里所提到的自主学习其实就是学生自己愿意进行学习,也就是主动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不仅可以让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能起到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化学自主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52-01

        引言
        在“重教师,轻学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初中化学教师虽然通过全面的知识讲授活动,让学生在短期内了解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但是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而还起到了反效果,导致学生产生了惰性思维意识,让学生习惯性地通过被动听讲的方式去获取化学智慧。这就意味着学生离开校园后便很难自主地学化学,无法满足未来成长需求。对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坚持及时解放学生,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经历化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运用过程,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营造探究式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较为紧张,学生对化学学习会产生压力,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习氛围更加活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些课堂中,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学习化学知识,但由于化学课堂氛围较为紧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很难全身心投入化学知识的学习当中。而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局面,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学习化学的紧张感,比如在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鉴别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有效的实施,通过验证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可用燃烧的木条检验,可用澄清的石灰石检验,可以用植物检验等,通过这种尝试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探索,不仅如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自身是被重视的,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此外,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更近,便于学生主动找老师探究问题,增强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性,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二、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从本质上讲,合作交流也是学习的一种类型,因为学习是指学生获取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的成长过程。


例如,在“空气的成分”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轮分析空气成分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根据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总结出空气的成分组成结构,以便让学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另外,笔者还补充了一些关于空气成分的科学材料,引导学生共享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初步预设空气的成分组成部分,以便通过小组实验去验证空气中的具体气体成分。如此,教师则可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通过合作交流完成化学探究任务。在实验中,小组内部要分工合作,比如有的成员负责记录实验数据,有的成员负责集气,有的成员负责验证气体属性等。待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之后,笔者可以引导各小组展现实验探究结论,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探究过程,由此丰富组际讨论,相互借鉴、彼此补充,进一步完善实验探究所得,让学生切实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组讨论活动中,笔者虽然会从旁协助,却并不会过度干预组内的合作交流情况,以免打断学生的探究思路。但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合作学习经验,优化合作探究效果,笔者会在小组展示实验探究成果环节科学地表达个人观点,由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其全面归纳实验结论,规范化学表达语言。由于前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产生了认知自信,所以他们在师生讨论活动中能够做到积极思考、自主表达,不会被笔者牵着鼻子走,而这就证明学生确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实现了自主学习。
        三、让学生通过课后反思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只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是不够的,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课后反思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自主学习习惯变得更加扎实。课后反思针对的是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课后反思,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主思考、探索的方法。另外,对于学生的课后反思结果,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批评,还要适当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课后反思和自主学习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自主思考和学习,同时教师的鼓励可以促使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例如,学习“空气”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探究任务:如果用木炭进行实验,实验还会成功吗?为什么呢?学生需要在课后完成探究任务,在探究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变得越来越好,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深刻,同时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严谨性,这对初中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也能起到积极影响。
        结束语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进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开展探究性实验、课后反思等方式,在教学中最大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意识和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招芳.如何在初中化学中实现自主学习[J].学苑教育,2021(07):69-70.
[2]曹经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2):77-78.
[3]张璐.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