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余红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余红
[导读] 伴随着当今新课程的改革,早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在初中地理这门学科中,教师也会更加重视于构建一种高效课堂,进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效果。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教学方案,才可以更好推进高效课堂的建立。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利于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变得更加高效。

余红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民族中学  652113
【摘要】伴随着当今新课程的改革,早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在初中地理这门学科中,教师也会更加重视于构建一种高效课堂,进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效果。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教学方案,才可以更好推进高效课堂的建立。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利于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51-01

        引言:在初中阶段,地理这一学科的知识是极为复杂的,而且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很难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最终导致实际的教学效率很难得到提升。同时,地理是一门副科,课时就会相对较少,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强,就会导致教师无法明确学生实际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教师就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而若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学生就会作为课堂上的主体,进行主动的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到地理的知识,从而会对这门课堂拥有着新鲜感。虽说初中地理学科中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可这些知识会极为抽象。由于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较好,抽象思维并没有很强,也就导致他们在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时候拥有着一定的困难。这也就要求着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之后,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而在早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运用大量灌输的教学方式来对地理的知识进行讲解,从而导致课堂的教学更加枯燥乏味。而且,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记笔记,就会使得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从而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1]。
        例如,在学习《辽阔的疆域》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把中国疆域示意图展示在课堂上,并利用地球仪来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然后在通过教材中的内容对该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这种明显的对比,教学的宏观性就可以得到提升,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
        初中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率。教师也要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信心,确保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在地理这门学科中,有很多知识都是复杂且抽象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观察地图,进一步实现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的内容时,学生就必须需要掌握如何学会阅读地图,并从地图中收集到有用的资料。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加以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意识。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土地资源以及自然水资源的状态,并且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解决水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让我们的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将实践生活与本单元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融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预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伴随着当今新课程的改革,标准中更加强调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而在这个过程中,提问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逐渐的了解地理知识。而且,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明晰学生学习基础,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问题来对教学方案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学生也能够根据教师的针对性问题进行解答,从而解决自己学习当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2]。
        例如,在学习《气候基本特征》时,教师就是可以把对教材当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一些知识点等内容进行了提前的设计,把这些基本知识点和概念都做成问题的互动,在这样的课堂上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自主掌握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然后老师就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领学生思考问题,让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老师提出问题的方式来逐步明确知识点的内容和框架。在每次提问完成后,教师都需要让学生有意义地分组讨论,并且要让他们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学生之间可以探讨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从而使得学生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地理教学的价值。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初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教师就一定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高效课堂能够得以建立。
参考文献:
[1]李庆洁.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20,(34).
[2]普春辉.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