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朱经荣
[导读] 当今社会和世界的进步飞速,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获得知识和锻炼技能的手段和途径也愈加丰富。在此背景下,在初中阶段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就有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产生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入喜爱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推动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朱经荣     惠水县岗度中学  550602
【摘要】当今社会和世界的进步飞速,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获得知识和锻炼技能的手段和途径也愈加丰富。在此背景下,在初中阶段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就有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产生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入喜爱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推动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培养;初中信息技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59-01

        一、利用“小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面对的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有些学生家里条件好一点,接触计算机比较早,这些学生一点就通;但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基础比较弱,学习有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则基础好的学生会不愿听,不愿配合教师上课;而教学内容稍微难一点,基础差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接受,因此,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有效地激发了更多同学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个体化表现
        开展因材施教活动, 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因材施教重点在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兴趣高低不同,现有水平也不同。所以,根据学生这些学情的不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一些不同的教学目标, 引导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基本的目标。在讲授一些常见的知识点时,我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布置免试测验、小竞赛、提高题练习等,并鼓励他们进行感兴趣的一些操作:打字游戏、电脑绘图。所以,为了更好地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在自学当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自学的模块,让学生能够自己安排时间进行拓展式的学习, 另外也要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让学生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更多地帮助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团结同学发展有益,提高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度。
        三、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不同学生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每位学生各有其长处和不足。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生不同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区别会导致教师难以进行整体教学。面对此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让学生相互间取长补短,相互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加快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作用。实践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目的和最主要要求,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单纯的理论知识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磨灭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上机学习,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
        四、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信息沟通,开展互动教学模式
        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更加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根据第一节课对学生水平的基本了解,教师就要有计划、有针对地开展教学。既然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信息技术掌握得还不错, 教师就可以利用上课时间具体检验一番。当然,这种检验要合情合理,要隐晦委婉。在互动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在有些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给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因为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积极性,也让那些在信息技术方面不太专心的学生,有一种压力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及包括基础的理论概念知识, 同时也包括一些操作性的知识,让理论和操作相互接合,通过操作加深印象,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扎实地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加强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简单讲授兴趣并不是很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学生的兴趣相对更加浓厚一些,所以,有些理论知识如果能够避免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方式,教师尽可能地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的方式来理解并且记忆这些理论的内容。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感,体验也更加丰富,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会提升。因此,要让学生保持兴趣,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操作技能,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享受到信息技术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获得感,让学生能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参考文献
[1]王功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考试周刊,2017,(35):116.
[2]饶宣丽.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兴趣[J]. 文理导航• 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1):221-2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