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工作浅谈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李丽坤
[导读] 作为一年级的新生班主任,我需要首先要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的方方面面,如老师、同学、学校环境,其次要从细致入微的常规工作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挖掘可用的人才,组建班委会,选定班委,明确职责,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李丽坤     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小学  云南  昆明  650214
【摘要】作为一年级的新生班主任,我需要首先要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的方方面面,如老师、同学、学校环境,其次要从细致入微的常规工作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挖掘可用的人才,组建班委会,选定班委,明确职责,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关键词】一年级;熟悉环境;班干部培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70-01

        “爱心、细心、耐心”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始终坚守的信念。2018年,丹桂飘香,我再次迎接到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新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我觉得自己像一个高级保姆,班级管理处处从细节抓起,从习惯抓起,也许尚不完美,但我真切的体验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不敢说分享班主任工作经验,因为我们的前方还有像窦桂梅老师这样的模范,我只能说循着优秀班主任们的脚步,在攀登教育高峰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悟和启示留下痕迹,并不断提高自我。我将把自己在做小学新生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拙见和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分享。
        问题一:开学第一步,适应小学关键步。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都发生巨大改变,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需要时间来适应。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起到了关键作用。新学年开学之前,班主任老师就需要对新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细致的开学活动计划、习惯养成计划、班级建设计划、相应问题出现的应急措施等,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改变。
        一、初次见面互介绍,熟悉环境最重要。
        新学期开始,孩子们的第一节课,并不是马上进入到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学。我的做法是:
        1.悉心准备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从着装的得体、大方入手。准备一份简单但有趣的自我介绍,让学生对老师有相对全面的好印象,使他们对未来的和班主任相处充满期待。
        2.鼓励学生做自我介绍,和班上的同学相互认识,通过记忆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同桌同学和前后桌同学的名字。通过互相介绍,同学们会相互认识,渐渐消除对陌生环境的害怕和焦虑,也为打造一个团结的班集体打下基础,并让新学生在小学课堂上第一次体会到交朋友的快乐,让他们对班级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
        3.介绍学校的环境。


刚到校园的学生们对学校的环境是非常陌生的,班主任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们有序的游览校园,向学生介绍各个地点的工作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到这些地方,让学生在游览后大概的画一画游览的路线,班主任老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强调在校园里要注意安全。熟悉校园环境,可以减少新生因为陌生而带来的学习生活上的不方便,基本树立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观念,让他们对学校、对班级有一种亲切感,为之后的学习生活夯实基础。
        二、老师引领新班级,小小班干来助力。
        如果只有老师独自监督管理班级的话,就相当于一个人走独木桥,看不全所有的风景。而且老师独权专治管理的班级,学生的都显得比较胆怯、内向,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所以我们在对学生情况做了了解后,要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挖掘可用的人才,组建班委会,选定班委,明确职责,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在观察和选择班干部的时候一定注意几个问题,如了解学生一定要细致、全面,并做好书面记录;一定与其他科任老师交换意见,综合考虑;确定学生以后要下意识的从细节开始培养引导。
        问题二:开学第一课,习惯培养夯基础。
        习惯决定命运。新学期开始的前两个月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班主任老师要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意识,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方方面面都要关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能做到未雨绸缪、工作有条不紊。在如何培养学生习惯的问题上,我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日常规制定细,学习生活都有序。从学情分析的角度来看,学科知识学习、学科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培养、生活能力培养等在绝大多数幼儿园并不做为重点,但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的培养重点就开始向以上四点能力培养转移。但这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无所作为。首先我们要为学生在学校作息时间的安排下,制定一日常规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进入知识学习状态。我的一日常规主要从以下几个时间点来计划:入校、早读、早操、课前、课中、课间、两操、放学。每一个时间点都要根据时间长短、具体任务,对学生做几点要求:学生的纪律要求、路队要求、习惯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纪律为例,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作息时间表入校,在这之前班主任老师需要和家长开会明确并强调时间要求,积极和家长沟通,一起督促孩子的到校时间,以是否按时间到校这一标准制定奖惩制度,及时表扬按时到校的学生以及鼓励有“起床困难症”或“拖延症”的学生,肯定改正迟到这一坏习惯的学生。总的来说,一日常规要细致,并且具有很强的可实践性,要善于寻求家长和其他科任老师的力量,学会借助上学积极的榜样学生力量,多陪伴、多指导、多耐心倾听、多宽容鼓励。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以上是我做为一年级新生班主任的一些心得和做法,如果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仁谅解。教育的路很漫长,但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能让我收获成长与快乐,我将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带领孩子们在书海里畅游,在祖国的蓝天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期待一粒粒种子长成苍天大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