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闪光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陈金武
[导读] 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创新学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其中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信息+教学的一种模式,小学科学的微课教学能够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还能够不断的开启生活的智慧,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更多的满足,改变传统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成为-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有了发展和延续的可能.基于此,本文对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闪光点进行分析,对其运用做阐述。

陈金武   钟山区第五小学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创新学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其中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信息+教学的一种模式,小学科学的微课教学能够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还能够不断的开启生活的智慧,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更多的满足,改变传统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成为-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有了发展和延续的可能.基于此,本文对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闪光点进行分析,对其运用做阐述。
【关键词】微课;小学科学;教学;闪光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79-01

        一、利用微课平台,解决教学难题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很多事情追求的不仅仅是质量,很多时候更是速度的比拼。简洁、高效的生活,学习方式越来越受青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上涌现出一系列的微事物,从最开始的微小说到微电影以及教育界的微课。所谓微课是指以多媒体作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中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的全过程,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它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课程资源平台,通过营造出课堂小环境,加上适当的音效以及动态画面,更加直观生动,带给学生视觉新鲜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对于教师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尽情发挥自己的想法与才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微课的出现对于教育界来说犹如一缕春风,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二、使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他们活泼好动,但是又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单一的授课模式难以达到高效。从心理认知层面讲,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对于色彩强烈或者是具象直观的画面感有强烈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快速从课间休息的操场游戏中进入到课堂情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一节课开始的关键。小学科学课堂相比其他学科更加强调情境性,所以在导入环节,教师就应该设计好情景,先声夺人,运用微课,展示大量静态或者是动态图,根据文章内容播放音乐或者是视频,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就像是看悬疑片一样,吊足学生胃口,增强课堂趣味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注重的是情感目标的实现以及能力的培养,简单的言语并不能直观表达出核心思想。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正确的指引,培养灵活辩证的思维习惯,开阔眼界,敢于想象,在课堂中能够各抒己见,而不是固定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上。通过使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大胆想象,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学习,课堂氛围活跃,生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出更多思想的火花,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微课的教学
        真正说起来,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要以真正进行实验教学为正途,凡是能够进行教师演示实验的内容,就一定要进行演示实验,凡是能够进行学生分组操作的实验内容,就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实验。因为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是最直观的实验,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可最直接地参与实验、观察实验,也可以在动手参与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所能带来的快乐,以及提高科学学习和实验教学的兴趣。
        相对来说,对于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实在无法完成的实验,才可以充分利用微课,间接性地较为直观地解决科学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学生所有的知识毕竟不可能全部通过实验或实际行动来获得。如在三年级科学教学中,以凤仙花为例而进行的植物的生长过程,如果以真正的实验,虽然不是没有可以完成的可能,但至少需要比一个学期还长的时间,如果选择微课进行教学,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整地让学生感受凤仙花生长的全过程。如五年级科学教学内容种子的萌发条件的实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校也许还没有这样的实验条件,教师也就无法进行真正意交上的实验,可以选择微课。如六年级科学中比较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同样因为时间较长,选择运用微课来解决实验的空白,教学效果会明显迵异。再又如六年级科学教学中生物对大自然环境的适应,涉及的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虽然教材没有安排相应的实验,但同样选择微课,就可较大信息量地解决众多物种对适应自然环境所进行的改变和变异。
        四、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微课的使用正满足了这一要求。一般来说,微课相当于一块“敲门砖”,通过微课抛砖引玉,引起悬念,在吸引完学生兴趣之后紧接着呈现出课堂任务。然后教师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总结。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积极讨论,或者进行头脑风暴,进而解决微课中呈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者,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调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引导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想象,除此之外更需要培养的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五、利用微课,打破小学科学课堂的时空地域限制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犹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这些都是微课的合适载体,微课短小精悍,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于移动设备进行使用从而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地域限制,让小学科学课堂不再局限于一间教室内。现在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手机、电脑等,教师可以将一些课堂疑难点做成微课,供学生课余时间巩固复习,进行碎片化学习,实现学习的有效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增加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全面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微课发展至今,仍然属于新鲜事物,以对于它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怀揣热情与耐心共同努力,让每一节小学科学课中的微课都能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微课同步在线学习.
[2]张一春.微课建设与思考.中国教育网络  201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