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1期   作者:蔡源淮
[导读] 从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定义出发,“单元”二字有两重具体含义。可以指教材中某一章节的具体内容,例如“集合”“立体几何”等,也可以指一种思维方式,例如“演绎推理法”。单元教学并不针对具体的教材篇目,而是一种系统思维,在教学中体现为将某一版块的知识点放在一个单元中进行整体教学,在此基础上将具体知识分为若干部分进行逐一教学。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其次从三

蔡源淮   昆三中呈贡学校(呈贡一中)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从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定义出发,“单元”二字有两重具体含义。可以指教材中某一章节的具体内容,例如“集合”“立体几何”等,也可以指一种思维方式,例如“演绎推理法”。单元教学并不针对具体的教材篇目,而是一种系统思维,在教学中体现为将某一版块的知识点放在一个单元中进行整体教学,在此基础上将具体知识分为若干部分进行逐一教学。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其次从三个方面分别说明了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7-075-01

        引言:
        高中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不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验着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且高中数学也是学生备战高考的重要环节。处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利用单元设计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达到对于新时期高中生的培养目标。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可以为学生日后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基于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发挥好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一、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分析
        高中数学单元设计指的是教师以数学教材中某一章数学内容或某个知识点为出发点展开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完成单元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是衔接教学和课本的重要纽带,也体现了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不同之处,其主要作用是优化教学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高效的教学任务。是否能做好单元设计也是衡量一个数学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不仅需要老师对单元内容有深入了解,还要能对知识点做出总结归纳,合理地将教学目标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其能用最短的时间熟悉了解数学知识。单元设计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作用[1]。它不仅是课堂开展的基础,也丰富着课堂的多样性,提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许多教师教学方式不当,并未将课本中零散的知识点总结串联起来,这就造成了讲解完后学生仍然对概念难以理解、记忆不清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当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利用好单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科学合理地编排数学课堂内容。



        二、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在数学单元教学中添加抽象元素
        数学抽象元素指的是对于数学对象的空间关系或数量关系进行研究思考的过程,数学抽象能力也是高中数学中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熟练掌握该能力会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效率得到提高。例如在《集合》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讲述关于集合的内容和概念,以加深学生理解程度,从而可以将其应用于数学解题过程中。在《函数》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将函数的定义做为重点进行讲解,通过韦恩图等具象方式来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最终加以应用[2]。
        (二)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推理过程
        教师在讲授《类比与推理》这一章节时,应当重点讲解和演示演绎推理法在不同数学题中的具体作用,促进学生培养起推理思维并形成自身数学思维体系,增加学生对演绎推理的四个原则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是大前提,“tanα是三角函数”这是小前提,最终可以得出“tanα是周期函数”这一结论。利用这样学生熟知的例子来引出结论:若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且S是M的一个子集,那么S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通过这样的举例学生可以通过已有知识进行举一反三,从而对演绎推理法灵活运用[3]。
        (三)根据单元内容,设置问题串
        对学情的了解是教师展开教学的基础,也是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师应当在了解不同学生思维水平、计算能力、观察能力的基础之上结合单元内容设置问题串,串联起单元的相关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授《集合》这一章节时,可以提问如下问题:“听到集你会想到什么?”“你认为数学概念中的集合应当如何解释?”“根据书上定义,你能否列举一些常见的集合?”“‘长得可爱的小狗‘是否可以构成一个集合?如果不能,你认为构成集合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学生会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并加以运用[4]。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教育改革范围扩大,高中数学的教育目标已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提升,以促进教育效率的提升。通过单元设计的实施可以有效丰富课堂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林遵涛.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J].学苑教育,2020,000(008):P.62-63.
[2]李梅,张博.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学周刊A版,2019,000(023):50.
[3]李小奎,韩娟.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20,000(007):137-138.
[4]张广平.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C].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20年第二季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