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路径 张政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上   作者:张政
[导读] 小学阶段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则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就比如说学会及时的预习功课。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是一味地把知识传送给学生,并没有特别在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方法。本文就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进行讨论与探索,希望能对相关教育行业起到一定的帮助。

浙江省浦江县郑家坞镇中心小学  张政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则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就比如说学会及时的预习功课。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是一味地把知识传送给学生,并没有特别在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方法。本文就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进行讨论与探索,希望能对相关教育行业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养成
        数学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理性世界的重要渠道。虽然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教育深度和教育资源还有不均衡的现象,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凸显出来,这样有利于老师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个体化分析。
        一、结合小学生特点,利用新媒体布置预习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现代小学数学教育中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模式,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课堂地位,由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同学已经具有了超越教材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教材,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便于老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并为学生制定不同的课前预习目标。从学生的特点来看,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天性使然,只要是能够引起他们好奇心的活动或者事物,他们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会更愿意集中注意力,我们就需要从这个切入点帮助学生开展预习活动。
        小学阶段是养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的课前预习可以更多地向养成习惯方面倾斜。多媒体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小学生对于影像类的教学方式比较有兴趣,课前预习可以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当我们下一节课确定要讲解某一个主题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主题演示,让学生现有一个大致了解,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课前预习,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课前习惯,夯实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
        二、利用鼓励的方法,来让学生对预习有兴趣
        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使学生可以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多学生都有求知欲,这些学生都想丰富自身的知识量,得到更好的发展。数学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预习。例如,在让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来思考数学乘法口诀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对乘法口诀进行预习。同时数学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自主预习乘法口诀。


而且数学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进行解决,并渐渐地提出些深层次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来进行解决,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来预习数学知识。
        三、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预习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都是理论性的预习方式,都是通过课本方式开展预习的,在教育实践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开展预习,在数学课前预习过程中,很多数学知识的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刚刚系统的进行学习,所以常常容易弄混,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尽量要做到可视化,让学生对于抽象性的概念产生具象性的思维。
        举例来说,当我们引导学生预习数学单位的时候,其中的m、kg、cm 等老师可以拿出具体实物进行比对,并参照格尺进行测量,让学生在家中通过实践的方式,了解长度、宽度等计量单位的概念,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得更加深刻。另外,如果学生与家长通过实践的方式开展预习,能够以直观的操作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提升学生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与感知能力。具体到学生课前预习的实践中,很多学生了解了长度的计量方式的时候,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引导的时候一般都是以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形态让学生测量,但是如果我们想测量一个其他的形态物体的长度应该怎么操作呢?当我们让学生预习圆形的概念以及周长的测量方法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用纸片剪出一个圆,然后亲自尝试测量、计算圆的周长,然后再向其介绍利用半径公式计算的方法,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将问题收集起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统一讲解,解决预习中的困惑。
        四、打造家校互动合力,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
        小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学校和家庭,这两方面对于学生的习惯养成和氛围建立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老师与家长应该充分建立密切的沟通渠道,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家长为辅助配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在家庭中家长要担任好监管人的角色,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并将学生的数学预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反映给老师,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案调整和教学方式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预习指导实践中,小学数学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数学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针对性地布置预习作业,预习作业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学情绪,预习作业要保证学生可以自我完成,同时能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或者联想,这样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正式课程,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2]吴小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培养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4):34-34
[3]罗会密.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习惯[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3):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