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上   作者:胡俊芳
[导读] 当前,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然存在着误读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意识的泛化.对此,必须加以矫正,以促使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云冈区和顺第四小学校  胡俊芳

摘要:当前,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然存在着误读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意识的泛化.对此,必须加以矫正,以促使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课堂;问题分析
        课堂教学有效性“在知识上表现为学会,在能力上表现为会学,在情感上表现为学得有趣”。它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发展,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发展”,乐于教学交往的发展,认同于教学伦理的发展,利于师生双方的发展¨。为此,教师在实践中围绕“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聚焦于学生的成长, 关注于“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转型,着力于拓宽“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实践空间。然而,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然存在着误读。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意识的泛化,对此,必须加以矫正,以促使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尽管带上了新课程改革的烙印,但仍然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教师习惯于以讲解法为主,把教学归纳为单纯的技术操作过程,机械地实施教案,并严格控制学生,以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中的教学任务。这些现象错误地解读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造成了课堂教学低效、 无效甚至是负效。
        1对教学目标的误读:
        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冷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发展内涵上讲,学生的发展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发展,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对于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关系?应以什么为主?有些教师一直感到困惑。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顾此失彼,出现了割裂三维目标的现象。要么穿“新 鞋”走“老路”,只关注知识的讲授与能力的训练,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么装点一下“门面”,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贴上新课改的“标签”;要么借活动而活动,登上课改的“新船”,却将过程与方法游离于知识与技能之外。 这些现象的实质是将教学目标局限于对考点的掌握上,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冷落。
        2.对教学内容的误读:
        只注重学生的学科世界,割裂学 科与日常生活世界的联系 从发展的过程看,学生的发展是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 的结合。学生日常的活动与其在精神世界的知识及其意义 建构是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整体[2]抛。过去学生的学科 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割裂导致了学生脱离了对周围世界 的实感,必然丧失用心的体验,最终导致责任感的缺失。传统教学观认为,所谓“课堂教学”无非是精通知识的教师向未成熟的学生传递知识的作业,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法和学生的个人能力[3]。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把握教师的教育作用,同时还要把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机械地向学生进行“单项的信息传递”,而是要把握学生自身接受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社会文化系统的种种外部变量对学生自身的“内在逻辑变化”的影响和面向学生周遭的全部情境-4J。因此,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刻苦钻研,力求精通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课程,而且还要开发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实实在在地体验、感受、领悟、思考到的课程,并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3.对教学活动的误读:
        只关心学生的“动”与“乐”,缺失自主、探究、合作活动的灵魂从发展的性质看,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师生双方的发展,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从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来规定 的,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动就是有效活动。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形式的活跃,每堂课都有分组讨论,每堂课都有表演与抢答,出现 了“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这种形式化的活动是散漫的、 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具体表现在:
       一是探究有形无实。由于不问对象、不看内容地盲目探究,过度探究,只讲研究的形式,结果造成了不当、无序的探究,甚至 “探究”变成了“瘫痪”,导致了探究学习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致使课堂教学低效化。
        二是“自主”变“自发”。课堂上展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而失去的是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与指 导等职责。
        三是合而不作。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是有主体的意愿,有可分解的任务,有共享的权利和有互惠的效益。 在没有合作意愿和没有可分解的合作任务的情况下,学生缺乏平等的沟通,这是难以产生合作效果的。凡此种种,都是课堂教学实践缺少思维力度、不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而 陡其精神愉悦的表现。
        4.对教学过程的误读:
        只追求课堂的有序或开放,带来 的是预设与生成的彼此冲突 从发展的机制上讲,发展有预设性发展与生成发展,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5J,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两方面的冲突。预设与生成并不深奥,如果把预设看成是教师备课的话,那么生成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变通。其冲 突表现在“预设过度”与“生成过度上”。“预设过度”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乐趣和兴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教学的课堂;“生成过度”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样会造成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因此,无论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恰当地服从于学生的发展。
        5.对教学伦理的误读:只要求学生接受知识,导致对学生粗暴训斥或极端化取悦 从发展的伦理上讲,课堂教学有效性认同于伦理的发 展。在道德的教化及教学的合理化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 巨大的,教师作为有影响的人,应该有一种“理智上的诚 实”。正如韦伯所说的,“在课堂里,唯有理智的正直和诚 实,才是最有价值的美德”№J。所谓理智的诚实,是指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不自欺欺入,不装腔作势,也不讳言错误,从 而为学生道德的发展创造人性化的空间。除了理智上的诚 实,教师还应具有“理智的宽容”,即对不同见解和错误的宽 容,但不是对异说、暴力或残酷的宽容。
        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仍然不能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学生。要么将学生看成不懂事的小孩子,要么粗暴地训斥学生,要么以无原则的、极端化的表扬来取悦学生,而以这种极端化、泛滥化、扭曲化的赏识来取悦学生,最终带给学生的是不悦。
参考文献:
[1]陈瑞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界说偏失的现状、影响及其纠正[J]. 教育探索,2008.
[2]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日]高垣真弓.教学设计的前沿[M].京都:北大路书房,2005: l~2.
[4]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82. [5]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