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之我见 梁思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上   作者:梁思
[导读] 多读书就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已成为古往今来人们的共识。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阅读量。

湖南省新化县上渡街道铁牛小学  梁思

摘要:多读书就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已成为古往今来人们的共识。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阅读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喜欢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好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所以要让书籍能够占据学生的心灵,就必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大造阅读的声势,在班内建立“图书角”,安放图书櫉,把学生自带的、喜爱的图书和在学校图书室借的书装进书橱,以确保可供学生阅读的书源源不断。在教室布置中设有“书海拾贝”、“读书园地”、“阅读指南”等版块,包含读书心语、美文摘选、佳作赏析等内容。在黑板报设计中设有学生的“写作精品”、“每日一诗”等版块,班内书香萦绕,学生置身其中,天长日久自然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阅读。
        爱迪生有这样一句名言:“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经过10年时间的训练,都可以有天才般的表现。”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必须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使他们真正喜欢阅读。
        一是利用名人“效应”,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如毛泽东、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以鼓励学生热爱读书,从中汲取知识。二是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三是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句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及时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读书的氛围。
        三、引导实践,让学生变成阅读者。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难以大面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占用了学生阅读实践的时空,学生不是真正的“阅读者”,而是“听讲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特别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由此可见,加强阅读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谓引导阅读实践,就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作为阅读教学最重要、最经常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充分的阅读时空,真正达到“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效果。
        四、鼓励课外阅读,扩大阅读视野。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我们越来越发现单纯地依靠语文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视野的扩大。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找到阅读的乐趣。
        五、借助复述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说话的重要方式,也是检验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形式。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复述活动的价值,使学生在整理复述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为高效的语文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阅读水平。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经常会出现读了好几遍到最后却不知道读了些什么的现象,所以,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在授课的时候,我常常会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阅读,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六、借助故事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看故事书,然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讲故事”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找到阅读的兴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我通常会在每周的阅读课中组织“讲故事”活动,因为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他们都不是以一张白纸走进课堂的,家长的学前教育基本上都是以“看故事书”“看童话故事”“读寓言”等等来实现的。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讲述了“精卫填海”的故事,因为之前大家都没有讲过神话故事,简短的故事,魔幻的情节,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后面的几节课好几个学生都讲了神话故事,有的讲了“女娲补天”,有的讲了“共工怒闯不周山”,还有的讲了“夸父逐日”“后羿与嫦娥”等等。故事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艰难的活动过程。我们只有在日积月累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参考文献
[1]周湘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J]. 教育导刊,2018(02).
[2]蒋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7(07).
[3]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