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上   作者:罗虎
[导读] 对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而言,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增强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关键途径。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 初中物理教师便需要思考如何在实验教学之下,关注教学细节,将实验教学环环紧扣,彰显多元化的实验教学结构,为学生带来更为细致的实验教学引导,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九中学 罗虎  441100

摘要:对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而言,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增强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关键途径。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 初中物理教师便需要思考如何在实验教学之下,关注教学细节,将实验教学环环紧扣,彰显多元化的实验教学结构,为学生带来更为细致的实验教学引导,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细节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初中物理教师应懂得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摒弃传统教学中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形式,更合理地关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教学细节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关注,因为每一个物理实验都需要多个步骤组成,每一个步骤都包含诸多细节,实验是一项严谨性操作,容不得半分瑕疵。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充分借助教学细节,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一、正确使用基本实验仪器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物理实验仪器种类繁多,包括秒表、温度计、天平等等,这些都是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需要运用到的物理实验仪器。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练运用每一个实验仪器,以此才能够真正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细节问题。当然,很多学生可能并不能够十分熟练地运用这些实验仪器,从而也会出现实验问题。
        例如,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在右盘中放入与待测物质量相近的大砝码,再依次减少添加砝码,实践中发现理论考查时错误率很低;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出现随意放置砝码的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学生操作中都习惯的认为,只要最终两边托盘达到平衡即可,大小砝码添加的先后顺序是无所谓的事情. 物理教师可以从多元视角对此操作细节进行合理化的解释,对于一台托盘天平而言,砝码盒内砝码数码是有限的,在操作中先小后大的加入方式,容易导致小砝码不够用的情形,无法实现两边平衡;相反,若由大到小的添加方式,方便于控制天平两边平衡。在实验仪器的使用上,引导学生对操作中重要细节环节的理解,促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实现学生正确操作基本实验仪器,达成提升实验操作技能的目标.
        二、合理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和改革之中,为了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器材的方式,关注实验教学细节,提升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选择物理实验器材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在处理实验器材选择细节之时,能够有利于更好地凸显实验效果,并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使得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得到激发。
        比如,为“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其中电源提供电压恒为 4. 5V,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阻 R 有“5Ω、15Ω、25Ω”三种,滑动变阻器有“5Ω 0.6A、20Ω 0. 5A、50Ω 0. 3A”三种,若使电流表读数恒为 0.3A,应该选择哪种滑动变阻器? 在此实验进行实际操作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和允许电流最大值两个方面进行思考,选择合适器材,切不可直接灌输给学生结论,应该给学生创设合理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主生成,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充分改进与优化实验方案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来说,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实验方法,能够有效指导教师与学生更合理地开展日常教学与学习,实现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优化实验教学细节过程中,也需要格外关注实验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身实验方法并不能够做到十全十美,需要一点点优化,达到真正的零“瑕疵”。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需要通过关注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在实验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融合,从而确定基本的实验目标和方案。
        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学中,原来实验方案中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控制木块匀速实际操作难度很大;多数学生容易想到的实验改进方案,拉动木板运动,实验操作难度降低不少,但是弹簧测力计重力影响,实际操作时细绳始终保持水平也相当困难;此时,物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运用定滑轮的性质特征,改变拉力方向克服上述困难,这样实验的操作性明显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和改革之中,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应加大对实验教学细节的关注和优化,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中,合理化开展教学引导,使得教学细节被逐渐优化,为学生带来更为全面的实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加深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学习有效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献勤.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试题与研究,2019(6):70.
[2]陆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处理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2019(22):23.
[3] 费志明. 应用“生活实验” 助力初中物理教学[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18):8 -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