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琪、王璇、杨慧禹
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6
摘要:当前,BIM技术应用广泛。EPC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三阶段工作均由总承包商统筹安排,该模式不仅可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还可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因此,该模式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是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广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预见,在EPC项目中引入BIM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大趋势。
关键词:项目管理 ;EPC模式 ;BIM技术
引言
BIM技术作为一种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其应用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运营全过程,可以使项目建设的所有参与方能够在数字虚拟的真实建筑物模型中操作信息、在信息中操作模型,使各专业人员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利用建筑信息的共享,真正实现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错误和风险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构建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各专业利用图形平台等工具进行协同工作的BIM建筑信息平台。
1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简称为BIM技术,依托于三维模型附加信息的一种新形态技术,作为当下建设行业流行的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项目建设的生产效率,同时,BIM技术也是基于土木工程项目各项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协调与汇总管理的工程领域的新技术。EPC项目管理模式是业主仅需与工程总承包商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从业主角度仅需要同总承包单位对接即可,总承包单位需要对工程的各个专业再次建立一对多的模式,众多数据会汇总到总承包,这就与BIM技术建立的初衷相符,加上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的特点,使得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天然的符合总承包模式的应用,通过方案模型、施工图模型、施工深化模型,附带各环节的业务信息,将传统业务习惯集中到协同平台进行模式化处理,可大大改善现有建筑业工程总承包的建造水平与管理效率。目前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正逐步进行数字化升级,从日常购物消费到小区商场的出入管理,从设计图审到项目管理,正面临信息化到数字化从未有过的升级改造,万物互联与万物信息化已经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在建筑行业,我们的工厂也正加快步伐往“智慧工厂”“智能工厂”转变,我们的设计正在实行协同设计、线上审批,我们的政务正在采用平台化管理,我们的EPC项目管理,也是不可避免的要往数字化、平台化方向发展。
2EPC项目BIM应用策划的方法
2.1EPC项目全周期各阶段BIM应用
EPC项目主要包括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内容和应用深度,项目各阶段管理目标、参与方等因素,其影响有所不同。
2.2EPC建设工程决策阶段的BIM应用策划
1)建设项目的初步拟定在项目开发初期,主要任务是利用BIM平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确认建设项目的策划开发办法、设计营销方案,及时共享资源信息,保障资料的实效性。2)BIM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以对建设工程占有土地和市场要求综合分析为基准,对工程建设的规模、建设方案、建设所需器材、工程建设完成预估实际效益、投资时间及预计的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而明确工程建设的整体脉络。3)BIM在方案阶段的应用BIM平台能够降低投资预算中的误差,分析建设过程的合理性,建立有效的建筑模型。建设期间对比分析基本构造,录入占用土地面积、构件材料的选择等信息,体现BIM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
3EPC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策划
3.1方案设计阶段
根据招标文件建立“投标模型”,验证招标技术要求,完成项目技术风险分析,确定项目重大方案,并提供成本测算数据模型,按照“四级”分解(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原则,结合其他类似工程的经验数据,编制项目总造价估算,最终形成“投标风险控制模型”,分析、评估并降低总承包投标的不确定性,于源头控制设计牵头总承包项目的总体风险。
3.2主体设计阶段
通过BIM中心模型,将设计与造价进行整合与分析,提前将构件造价信息内置于模型中,一级目标“数据共享”、二级目标“即画即用”。利用软件强大的运算和分析能力,可高效把握设计优化和多方案比选等设计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大大缩短成本整合与分析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3.3深化设计阶段
深化专项设计,建立“卫星”模型,通过验证后合并入“中心模型”,并根据项目招采计划,拆分“中心模型”,输出“招标模型”及“招标图”。
3.4建设施工阶段
BIM在图纸设计中起到了提高设计图纸质量的作用,可以优化后期施工阶段的管理,项目建设各阶段环环相扣,BIM模型全程连续贯通。
3.5建设工程运维阶段
建筑产品运行后的成本主要是运营维护成本,能够决定建筑寿命的决定性因素是建筑和设备的维护。借助BIM技术,可以提供建筑正常运转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便于管理、修改、查询和调用。
结语
总之,与传统二维信息化视图技术相比,BIM技术在EPC项目中能够更好体现其管理流程的流畅性、应用实施的便捷性以及沟通交流的高效性。将BIM技术应用于EPC项目,可以提高沟通与管理效率、辅助设计分析和展示、辅助工程量准确测算、施工过程优化与控制,可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促进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投资、设计、施工乃至整个工程生命周期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采用BIM技术进行项目进度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共享问题,为各专业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信息共享平台。进度管理能对设计、采购、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对突发状况做出相应补救措施。越来越多的工程人员发现BIM在整个工程建设周期中的应用价值。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利用BIM信息协作平台进行进度管理,可以掌控工程进度,减少风险,提高效益。BIM在EPC模式下的应用思路也会越来越清晰。
参考文献
[1]李云贵.建筑工程设计BIM应用指南[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施工企业BIM应用研究(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许杰峰.基于施工总包模式的敏捷建筑供应链研究[J].建筑科学,2015(31):94-98.
[4]许杰峰.基于BIM的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62-68.
[5]徐俊青.基于BIM的建筑供应链信息流模型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4):138-142.
[6]卫世全.浅谈装配式建筑下的EPC设计管理〔J〕.施工技术,2017,46(2):691-698.
[7]陈继先.国际EPC项目前期管理〔J〕.云南水力发电,2018,34(1):146-148.
[8]孙晖.基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深圳裕璟幸福家园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实践〔J〕.建筑,2018(10):59-61.
[9]周萌强.EPC项目工程设计与施工融合度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76.
[10]赵鹏.EPC模式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设计应用和实践〔J〕.建筑结构,2019,49(1):895-898.
[11]宋树波.BIM正向设计中结构信息模型的构建方法〔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12(06):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