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8期   作者:王群力
[导读] 我国的建筑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小的问题,
        王群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造价总站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小的问题,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问题:发展速度过快,缺乏合理的造价预算和管理措施;建筑企业的建设成本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却逐渐下降。应用动态化的造价控制管理措施,可以从外部环境及内部控制数据两方面对其进行管理,从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出发,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和策略,为企业成本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对策分析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制度不科学,管理理念陈旧
        不同项目的开展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造价管理制度也需要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进行确定,制定动态化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造价管理制度过于陈旧,施工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制度约束的重要性,对于造价动态控制的原则和具体措施认识不到位,导致制度的施行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进一步造成项目造价控制失衡的问题。此外,政府对于建筑行业的扶持和管控力度在逐渐降低,企业进行造价控制缺乏规范性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政府部门对项目的管控,进而影响到项目资金的运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1.2施工图预算不合理
        对于工程建设单位而言,工程造价预算不足已经成为首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行。建设方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会制定科学的造价预算方案。合理的造价预算方案不仅可以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施工建设任务。设计人员在考察现场之后,会设计出现场的施工图,造价人员根据施工图的内容制定造价预算方案,包括现场人员的配备、材料和设备的使用、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的支出。但是以上这些因素受市场因素影响比较大,市场变动性强的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预算方案的合理性。如果设计人员缺乏对市场情况的考察,没有及时进行市场因素的评估,会造成施工图预算与实际施工花费差距过大的问题,增加施工成本。
        1.3造价信息收集不够全面
        进行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造价管理人员收集科学有效的信息,及时整理,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制定有效的造价控制方案,并根据信息数据的变化进行不断的对比、分析和总结。但是在具体的造价文件编制过程中,经常存在信息收集不够全面的问题。如果信息数据更新比较慢,分析整理的过程往往就不具有全面性,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该要素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小,会对造价控制产生比较小的影响;但是一旦市场数据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掌握最新的数据,很容易导致造价方案存在较大的失误,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变化。此外,造价管理人员对数据的整合能力过低也会影响到造价控制的最终效果,使动态造价控制工作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展。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
        2.1不断完善造价控制体系
        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过程中,科学的造价控制体系和方法是获得良好造价控制效果的关键,可以帮助降低施工成本,完善施工质量。建筑行业在不断地进行规模化发展,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加快进行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化和动态化的造价控制体系,增强造价控制的灵活性和全面性,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要求可分以下两点。第一,建立全面性的造价控制体系。根据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项目包含的主要内容,造价控制的细节,成本控制的具体手段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汇总,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

其中包含对于项目施工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分配和核算标准,明确造价控制的具体步骤。全面开始造价控制工作之后,可以大幅度提升造价管理的水平,确保动态化造价控制的大方向,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建立完善的造价控制监督机制。在这个体系当中,要明确规定各阶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将成本控制的质量归入到绩效考核标准之内,从而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成本意识,确保动态控制的效果。此外,还需要充分落实材料的审核工作,如果出现成本控制不到位,造价过高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和备注,便于调整造价控制的标准,确保工程建设的有序运行。
        2.2增加数据分析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进行科学的造价控制需要充分地利用造价数据。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敏感度,能够对市场变化进行及时的分析,并将数据信息和以往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制定有效的造价控制方案。在招标阶段进行造价控制需要将信息的收集范围锁定在最新的刊物以及更新速度较快的网站上,结合充分的市场调研,收集有效的信息。如果收集到的信息内容不是最新,将会失去参考的价值。另外,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感知未来市场的变化,更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造价控制手段,确保造价控制的结果对项目整体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要对于建筑市场不断变化的趋势进行感知,及时做出有效的回应,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3项目原材料价格控制
        原材料费用占工程整体费用的比例很高,因此,要充分掌握原材料市场价格,定期组织相关的调查人员对原材料市场进行调查。企业要建立原材料价格控制的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原材料资源信息库,明确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数量、供应商资质等信息。调查人员要及时更新信息库中的数据,使企业和管理人员充分掌握原材料市场的具体情况,确保质量合格的原材料进入到项目建设中。此外,还需要根据原材料的市场波动情况来预测市场的变化,考虑多方的因素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在确保原材料质量无误的前提下,减少施工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4提升造价管理人员专业度,定期展开培训
        作为企业造价控制的核心,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度大大影响了项目造价的质量和效果。企业需要组织相关的专业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度,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更为熟悉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要提升造价管理人员的动态管理能力,为项目的造价控制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此外,要充分考察造价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确保造价控制工作能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从而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定期开展创新能力竞赛,培养管理者的创新思维,实现整体向的动态管理目标。强化造价人员的培训也是为了给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动态管理与传统的静态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控制重点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决策阶段要重视投资估算的管理,加强可行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设计阶段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设计阶段做不好将会影响到后期的施工。在设计阶段要推行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等手段,从而确保设计概算不会超过投资估算;施工阶段情况复杂、繁琐,是造价控制的难点,这个阶段要重点控制实际成本与预算计划的执行偏差,找出原因并及时进行纠正。
        参考文献
        [1]黄宗川.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4}(03):191+193.
        [2]陈志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08):37-38.
        [3]丁一,伍岳青,李玉菁.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城市住宅,2020,27(02):212-213.
        [4]刘沁.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要点的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113-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