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8期   作者:彭洁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改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对建设的材料、工艺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彭洁
        4311031986032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改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对建设的材料、工艺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定义、类型以及作用进行简单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技术,希望为实际建筑后浇带施工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关键技术
        引言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易受温差、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降低整个工程的使用性能。而根据建筑类型、结构特点设计相应的变形缝,有效地消除结构变形所产生的力量,能够起到保护建筑工程的作用。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定义、类型以及作用相关概述
        (一)定义
        后浇带施工技术指的是在建筑主体结构易变形、应力集中的位置设置宽度为0.8-1.2米的二次浇捣区域,按照区域将混凝土结构暂时分开,等到楼板、底板以及墙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之后,以再次浇筑的方式对其进行填筑,起到防止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效果,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结构更加可靠。
        (二)类型
        后浇带通常以企口、阶梯以及平直缝隙这三种形式存在。第一种形式的后浇带在抗渗能力、结合面牢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对支模、拆模技术要求比较高,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而且可能会导致工期延误。第二种形式的浇筑带防渗性能较好,并且支模、拆模施工相对比较简捷,在实际建筑施工中应用比较多。第三种形式的后浇带,由于渗漏路线较短,在保护结合面方面作用有限,在薄模板安装、拆卸中多使用这种形式的后浇带。
        (三)作用
        目前建筑工程多为混凝土结构,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在凝结过程中会伴随温度变化出现收缩或膨胀的现象,引发结构开裂,使原有的结构被破坏,降低工程使用的稳定性。而将后浇带预留于建筑构件之间,能够降低混凝土开裂发生的几率,比如当建筑结构定型后,以浇捣的方式来填补后浇带位置,并且所预留的后浇带为施工人员提供充足的施工空间。同时,沉降所引发的开裂也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问题之一,会降低工程施工效果,给整个工程带来负面影响。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工艺,可以缩小沉降的高度差,解决以往沉降裂缝问题,比如在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利用该技术处理沉降处,以连接的方式形成完整的结构。此外,在应用该技术处理沉降问题时,应分析和计算附加内力,根据实际情况对附加内力差、高度差进行调节,达到减少工程开裂的目的。
        二、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设置
        在开展后浇带施工作业前,应合理地对后浇带进行设置,一般需对浇筑带宽度、间距以及位置等进行设置。

其一,为了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应严格控制后浇带的宽度,比如对于楼板来说,为了发挥钢筋的受力作用,满足施工安全、结构整体性的要求,不允许将钢筋割断,如果后浇带跨度设计比较大,需先将受力钢筋切割,然后在浇筑期间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防止楼板两端受力过大引发变形。其二,在预留距离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图纸等预设间距。其三,关于后浇带位置的确定,一般设置于构件受力最小处,比如设置于梁板的反弯点周围,目的是防止外部压力过大造成构件损伤,并且为了防止结构变形引发的直缝现象,需保持后浇带与混凝土断面的一致性。
        (二)准备工作
        后浇带施工工作的开展,需要提前确定施工时间、材料,准备预设模板。其一,施工时间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构件收缩完成后开始后浇带施工,针对高层建筑、裙楼结构,由于二者工程量不同,意味着荷载沉降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所以需待主楼沉降后进行后浇带浇筑工作。其二,施工材料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浇带施工的强度和质量,通常使用无收缩的混凝土,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增强混凝土浇捣质量;另外,在施工前对裂缝处进行清理,将后浇带两侧位置打湿,做好排水系统检查工作。其三,模板预设。主要按照施工图纸开展该项工作,比如在对钢丝网模板进行预设时,需确保模板钢丝粗细、网格一致,合理处理模板、后浇带内钢筋之间的缝隙,对两侧模板支护的牢固性进行检查。
        (三)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在后浇带浇筑前,其一,应将钢筋表面的杂物、锈渍清除,对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修补部分严重的蜂窝孔洞,使用高压水来清理表面。其二,在浇筑过程中,应对浇筑的厚度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厚度超过规定范围导致钢丝模板测压过大,在对垂直施工缝位置的混凝土浇筑后,需使用钢钎进行捣实操作,确保其密实度。其三,如果使用钢丝模板,在浇捣过程中应对浇筑层厚度、钢丝网模板间距进行合理控制,防止振捣中水泥浆的流失,如果后浇带内部钢筋被隔断,应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焊接。其四,当底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结束后,为了增强其防渗能力,可以在两侧设置一定程度宽度、高度的挡水带,并将防水层铺设于垫层上。同时,在对底板、侧壁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使用高强度未膨胀的混凝土,将养护时间控制在28天左右[4];在对顶板后浇带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等到收缩、沉降等结束进行施工,将水泥砂浆铺设于施工缝隙部位,对施工缝隙进行清洁处理,使用无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
        (四)后浇带养护
        在施工结束后,为了避免水流入后浇带,影响其施工效果,应在两侧搭建临时的挡墙,将防水砂浆涂抹在上面,如果后浇带两端与外墙未处于同一平面,应移动侧板保护墙至两端,在对缝隙进行清理的基础上,使用木板来覆盖施工处,在四周搭建临时的围挡,降低后浇带内钢筋被污染、压弯等情况发生的概率。同时,为了减少浇筑护受外部震动的影响,应覆盖塑料进行养护,当其硬化后进行洒水养护,比如对于易失水的墙体位置,以水管喷洒的方式进行养护,严格按照养护和拆模的时间开展后浇带防护工作,确保其施工质量。
        三、结束语
        后浇带在保留的过程中,可以满足结构方面的自由变形,通过消除永久性变形缝,达到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稳定的效果。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后浇带技术的作用,在具体施工中,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后浇带,并做好后浇带浇筑、施工缝处理以及后期养护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辉.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施工工艺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09):207-208.
[2]戴晶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J].砖瓦,2021(03):180-181.
[3]刘健强,程雪松,张晓波.后浇带提前封闭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1):72-73+76.
[4]龚培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21):7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