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企业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8期   作者:黎丽
[导读] 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作为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黎丽
        广西柳州市柳工机械股份公司 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作为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生产计划为企业生产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对产品质量、品种、产量和产值等生产进度等方面给出明确可行的要求。企业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既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又是企业内部提质挖潜的需要。
        关键词:企业;生产计划;精细化;管理
        引言
        生产计划是串联物料配送、制造执行和数据采集的主线。计划排产是MES的核心模块,准确的计划排产结果是指导生产执行和物料准时配送的基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产线调整比较频繁,生产节拍不固定,生产节拍调整后,按原有的参数无法满足新的生产节拍排产要求。
        1企业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流程设计优化的重要性
        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流程的设计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的核心理念,能够体现企业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产品质量的优劣。企业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流程设计优化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生产效率,在一定的程度上优化与改进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的管理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保证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顺利地转型,迎接市场竞争的新挑战。生产计划是企业进行生产工作的指导,能够在生产计划的指引下不断地优化企业的流程,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资产。
        2优化企业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2.1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十分显著,对于有的企业来说,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项目管理部门在编制和维护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将所需的任务下达到需要执行的单位,可以使得计划在内容上得到进一步的分析细化,执行部门在编制计划的时候也能缩短编制计划的时间,减少计划时人员的消耗,在底层执行部门的计划人员能够从专职转为兼职,一个岗位做多个职位的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流程设计对于项目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工作流程设计的计划管理体系中,开工报告、完工验收、完工汇报等都需要得到全面的加强,对于制造过程中的监控是全面提高,以此来使得计划能够严肃且有效率的执行,是的计划顺利进行下去。工装的制造计划是基于对工艺装备的需求量而制定的合理符合科学的计划,进而使得计划能够可行,使得计划按期且高效的完成。随着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管理在不断地适应满足市场的需求,能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突发的事件,对于生产技术准备的反应能力有所提高,提高生产技术的生产速率,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效率,使得企业不断的引入生产技术准备技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复杂的管理工作,进而提高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2.2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对标管控
        计划执行过程对标管控的关键点在于计划信息与生产、财务信息的结合,计划效益目标的取得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即生产计划的执行和生产成本的管控。及时进行两方面的监控和改进,便能做到计划执行过程的可控。计划方案的执行对标管控包括对产品产销量、产品库存等指标的实际发生量与计划之间的对标管控,进而延伸至对影响这些指标的相关工艺技术指标的执行偏差分析。生产成本对标管控则是对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消耗进行对标监控,根据既定的成本目标,对装置实际的物料消耗进行实时的对标监控,对出现的偏差进行预警提示,并将差异原因追溯至装置操作指标,反馈给生产部门,指导运行调整,以确保实现目标。
        2.3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建设流程
        (1)订单管理。将客户的订单作为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客户订单进行审核,分解其需求,对其进行分析和排序,形成生产执行计划。

订单的审核主要内容是观察是否符合企业的生产能力;订单的分解是将订单中的产品规格要求、产品型号要求进行分解,将大型订单分解成为系统化的小订单,有利于数据分析和进一步的生产测算;订单的排序是对订单的生产投产进行顺序安排,根据订单的规格、系统性、数量、交付日期等制定优先级,对生产计划进行时间节点的安排和分配。(2)计划制定。订单管理的内容制定出生产所需的材料、工艺和设备等生产要素核心,进而编制出具体的生产计划。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物料清单和企业库存情况,结合物料需求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3)生产调节和控制。根据生产计划和企业实际生产能力进行优先级的投产安排,针对企业的瓶颈资源制定出具体的车间生产计划,并结合看板系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进行跟踪、监督和反馈。(4)质量检查。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跟踪检查,包括各个工序之间的质量检查和装箱入库、物流运输、交付客户的质量检查。不合格的产品需要重新进行生产计划安排,并重新确定生产的优先级再次投入生产。(5)反馈和优化。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都在计划之内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保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及时、充分、准确地掌握生产信息、执行信息,便于企业及时对生产管理做出灵活、快速的反应。后续的反馈和监督也有利于企业自我提升和完善,避免生产疏漏的发生,提升生产的效率。
        2.4提升执行力度促进工作落实
        好的理念和制度必须要用执行力来实现,在企业的生产计划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借助“三个精细”确保执行。一是精细管理,精准施策。根据不同工作过程不同特点,不同员工不同素质,把精细化管理的侧重点放在计划的制定、标准执行及时纠偏与更正和一些必要的基础管理等方面,注意对日常工作的及时总结与提升,不断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精准实施方案,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二是精细过程,规范标准。通过专业贯标活动,健全作业标准,加强职工标准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作业标准考核检查,重点针对生产运作中标准的执行情况及年度工作目标,把握时间节点,实行动态过程管控,确保目标推进进度与时间节点一致。三是精细考核,落实效果。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做到职责权限明确,目标任务清单化,准确定位考核内容。考核过程要注意留痕,月度、季度考核等短期考核与年度考核这样的长期考核要实现有机结合,合理分配,动态掌握考核情况。合理利用考核结果,切实把考核结果运用到选拔任用、培训教育、培养使用、激励约束等环节,落实精细化管理实效。
        2.5设立经营绩效考核
        ①分类考核。根据业务部门负责的生产计划任务指标,经营效益考核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内容根据各指标性质、类别制定考核周期,从而全面并准确地反映经营绩效成果,以此来评估生产计划制定的合理程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实践效果。②考核内容。首先,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要以科技、管理和改革创新指标为重点,为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企业在快速、高效发展过程中永葆活力。企业战略目标随着时代需求在不断变革中,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也在不断地变化,企业经营绩效考核也要做出及时的调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让考核结果成为刺激生产能力提升的动力。
        结语
        开展以效益为核心的精益管理将计划工作延伸至成本效益和生产运行管控,能提高计划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其他业务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计划部门在经营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管理的瓶颈,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杜艳秋.探讨现代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1).
        [2]王晓丹.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02).
        [3]郝雪.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探讨[J].科技资讯,2019,(24).
        [4]杨杰.京津冀大中型企业完善精细化管理的途径[J].经营与管理,2018,(12).
        [5]吴惠源.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0,25(03):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