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何文学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   作者:何文学
[导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学科,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从科学知识的理论出发,为学生构建实践的学习与操作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得到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的为学生未来科学知识的学习奠基。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烈面小学 何文学 638409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学科,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从科学知识的理论出发,为学生构建实践的学习与操作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得到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的为学生未来科学知识的学习奠基。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实践授课水平,增强对科学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将科学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小学教学的始终,进而让学生能够学而所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实践活动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繁荣发展,要想科技能够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做好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建设,这种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小学阶段的学生抓起。从以往的教学经历来看,很多教师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授课时没有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实践要求,这便使得很多学生在生活中较为缺乏科学素养。为此,科学实践活动的合理安排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1.在小学课程中开展科学实践课程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自身发育水平的影响,导致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有限,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会表现得比较懵懂。受这样主观条件的影响,要想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学,就需要教师在课程中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指明正确的研究道路。
        此外,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科学实践活动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开设能够更直接的激发学生的开拓思维,助力他们养成不断探究新知识、拓展学习视野。这种思维与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在课堂中的努力,因此在课程开展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科学实践活动的占比,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课程设计,合理进行课程设置,进而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2.1丰富课堂科学实践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
        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应区别于传统课堂中对科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尤其要突出科学实践活动中实践性的特点。与此同时,小学科学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发掘教材的有趣实验,不断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科学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多元化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讲授“拧螺丝钉的学问”一课时,教师可先帮助同学们回顾讲过的有关杠杆的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所讲到的轮轴的知识。同时,教师向同学们指出,我们在生活中能够通过螺丝钉将两种不相连的物体连接起来,并提出课程问题,现在如何才能够顺利的用螺丝钉拧进木块中呢?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拧螺丝钉的实验前需要对同学们进行操作示范,并提出实验的要求。在同学们进行拧螺丝钉的实验操作时,教师需在课堂内巡视,帮助那些螺丝刀大小不合适的小组更换工具。


在实验后,由同学们进行汇报,讲出用什么样的螺丝刀能够轻松的将螺丝钉拧进木块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助力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培养,使他们乐于在科学探究中完成课程的学习。
        2.2选择适宜的小学科学实践课题,加强相应的实践教学
        在既往的小学科学实践课堂中,小学生作为被动学习的对象,常常在教师程式化的教学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便使得他们在科学实践的学习中缺乏进行深入探究的机会,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他们科学素养的养成。为此,教师应该选择适宜的项目作为小学科学实践的课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完成科学实践探索任务,助力他们顺利地拓展科学思维,长久下去得到科学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认识常见岩石”一课时,教师需提前准备好课程中所需要的不同种类的岩石、放大镜、稀盐酸、滴管、试验记录单等科学实验用品。在正式开始上课时,教师可先用课件播放一些自然状态下不同岩石的图片,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认识岩石的主题。在引导同学们辨认岩石、研究岩石特征的过程中了解常见的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的方面都存在哪些特点。而在完成常见岩石遇酸反应特征的实验时,教师需告知同学们相关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而增强同学们的操作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2.3增强小学科学的生活化教学,助力学生解决生活问题
        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贴近学生生活方面上。所以,教学科学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时,也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讲授“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一课时,教师可在同学们已经学过的种子繁殖的基础上,将他们的学习引入到无性繁殖的学习中。通过对无性繁殖的讲授,帮助同学们完成植物繁殖方式多样化的知识体系构建,让学生能够仔细观察、认真完成实验记录的良好习惯,进而有效的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植物种植与繁殖的实际生活问题。
        通过这样的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科学知识,充分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而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各学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活动教学也应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为此,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本,不断选择适宜的小学科学实践课题,丰富课堂科学实践活动形式,多加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技人才的培养从娃娃抓起的目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岚.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J]. 学周刊,2019(3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