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   作者:林明华
[导读] 随着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样,素质教育理念也受到人们的愈发重视,优化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效果已成为教育界的一大共识。初中是我国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可基本实现思维模式和人生理想的理性化、成熟化,为其今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真正意义上的内在基础。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启明学校   林明华    3505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样,素质教育理念也受到人们的愈发重视,优化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效果已成为教育界的一大共识。初中是我国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可基本实现思维模式和人生理想的理性化、成熟化,为其今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真正意义上的内在基础。正是基于上述两点事实,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始终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其最根本动机便是希望在思维和价值系统成形的关键时期完善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正向建设,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优质性和系统性。对此,笔者将结合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规律和个人工作经验,就“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课题在本文展开分析,以资诸位同仁讨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通常指以学生内在学习诉求和自我理性定位为心理基础,借助符合学生个体特性和客观知识或技能需求的综合学习思维,有目的和步骤地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高级素养。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滞后性影响,一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疏于体现课程知识的活性价值,教学手法仍停留在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机械的理论宣讲层面,造成了课本知识、实际生活和学生兴趣三者间严重的关联缺失,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限制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价值引导、思想塑造和精神培育方面本应焕发出的巨大能量,同时也导致教师自身的工作效果难以取得质性完善,最终令这一科目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进阶遇到了瓶颈。要想彻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真正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雕琢学生精神世界的得力工具,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便必须要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1.突出信息教学技术在知识呈现方面的优势
        尽管已经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步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但初中生的理论理解和抽象总结能力仍相对薄弱,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和吸收依旧主要依靠直观性较强的感性渠道来完成,且在行为决定和价值判断方面也非常依赖自身的趣味取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同时这些社会性理论基本无法像自然科学理论那样通过可视性实验得到具体的意义体现,很容易被认知体系尚不完善的初中生冠以“假、大、空”的印象。针对这一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表述、讲解课本知识时重视对具体方式方法的选择,要注重对多媒体设备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器材的应用,借助信息化表现形式直观、具体、生动的优势来强化知识内容对学生的感官作用效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可知感、形象感和趣味性,进而帮助学生在既有认知和新授理论间搭建一条畅通的双向融汇通道,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知、理解效果。
        比如对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课的教学,教师便可在进行课本讲解之前,首先组织学生通过电子白板等设备观看一些反映端午节、中秋节等我国传统节日诞生典故及人们庆祝这些节日场景的资料影片,或者播放介绍祖逖、颜真卿、史可法、林则徐等杰出人物及其主要事迹的电影、电视剧选段,借助具体的节日、人物和事件来诠释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不同内涵。
        2.发挥实践教学在深化价值认同方面的作用
        初中生有着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和行动诉求,非常热衷于在实践活动中证明、彰显、提高个人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初中生对一种理论的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理论的实践效应和与个人预期获得内容的匹配程度。常规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对理论讲解过度依赖,所结合的事例也大多过于泛泛或距离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过远,无法引导学生发现课内理论对宏观社会发展或微观生活提升等事实的推动作用,也就很难真正让学生产生对理论内容的认同。


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做到对课内事例的充分利用,还应投入更多的资源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当中体会、感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价值环境和精神氛围,感知正确理论对个人活动的积极导向与规范作用,同时也在满足学生个人表现诉求的基础上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和思考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一课时,教师便可在保证安全和秩序并取得有关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来到社区、街道等地参加义务劳动或协助警务人员维持、疏导交通;也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孤儿院、敬老院、残疾人活动中心等单位,开展慰问和生活帮扶活动,让学生在具体行为中体会为社会、人民服务的乐趣与成就感,并感受劳动带来的光荣和自豪。
        3.注重生活素材在强化学习感知方面的意义
        虽然在生活阅历方面还没有十分丰富的积累,但初中生也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认识,对广泛存在与个人生活中的信息载体有着发自内心的亲切感。一般而言,很多初中生之所以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感到乏味和抵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法有效认识到课内理论对自己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也因为基于上述认识短板而产生的对教学内容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就这一点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当中添加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识层次的现实场景,借由对这些场景的构建营造出更易被学生感知、理解的软性教学环境,并且要将具体理念的作用形式和结果有机结合到生活中的种种事件当中,以之为基础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授课思路了解道德与法治学习对现实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这一课时,教师可在讲解“选举人”与“被选举人”等概念时结合学生所了解的村委会选举、社区居委会选举及县镇两级人民代表选举等活动进行,或者以班委等学生干部的选举做类比,帮助学生了解成为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条件及其权利、义务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流程;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使用、维护法律的经历,如在商场买到假货后依法得到赔偿,父母借钱给他人时要求对方签署借据,小区周围常有扰民现象而自己通过合法方式申诉维权,等等。
        4.体现综合性学习在巩固学习成果方面的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但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方式比较抽象,对于初中生而言有着较大的整合、融汇难度,这对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整体运用是极为不利的。基于这一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教授课内理论知识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整体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结合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构建其与既有学习成果间在内容、作用方式、作用对象等方面的相似点和同质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个涵盖所有主要知识点的理论体系。
        例如在讲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板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感受法律的尊严》及《法律护我成长》等课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完成对新授知识的深层次理解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既有学习成果的巩固,并且强化了新旧内容在关联维度上的优化和彰显。
        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它要在学生人生中最冲动、最彷徨的时期指出正确的人生道路和发展方向,引领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个人价值、社会定位和道德归宿。正是因为这一不凡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才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时刻注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教学手法、知识传递方式、理论实践条件和综合系统建设四个角度入手,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初中教育和素质教育事业的优化注入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孙茗.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教育[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04:11
[2]李海月.探究核心素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教育,2016,03: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