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王梅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   作者:王梅
[导读]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教师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必须要关注的重点,此外,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不同的阅读技巧引导小学生完成有效阅读。教师“授之以渔”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们主动寻求阅读机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的主场,以学生为主导完成阅读教学。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解决“阅读难”。

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镇小学 王梅 028614

摘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教师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必须要关注的重点,此外,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不同的阅读技巧引导小学生完成有效阅读。教师“授之以渔”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们主动寻求阅读机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的主场,以学生为主导完成阅读教学。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解决“阅读难”。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阅读积极性;培养阅读习惯
        书籍是丰富人类认知体系的重要工具,提升阅读能力就是优化使用“工具”的技巧。更广泛更快速的阅读能够使小学生们更快的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阅读成了人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面对的“绊脚石”:其一是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小学生对课文的专注度较差;其二就是学生词汇量等基本知识能力短缺,其三就是学生对阅读技巧的使用匮乏,最后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本文将提出几点建议和方法,以助益于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1.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假如学生对课堂没有兴趣,而是对其进行的强制教学,他们被迫学习,只会将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想法直接扼杀。兴趣是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入口,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他才愿意主动接触阅读,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可以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用精彩的话题让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课堂上并主动思考。课程伊始巧妙地情境引入,有趣的话题分享,就会让学生自觉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使课程完美开场。课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是维持学生阅读兴趣的燃料。比如在讲《猴子下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开场:我们今天来看一个动画片,然后将经典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段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这部经典的动画片里有和课文类似的情节,不仅瞬间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还同伙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了基础的了解。《西游记》中古灵精怪神通广大的猴子会让学生整堂课都兴致勃勃。
        2.加强朗读训练,从认读到细读再到精读
        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朗读能力是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朗读能力的提升要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首先是认读,在老师富有感情的为学生们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试着认读课文。其次,在认读过程中,标注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字典进行查阅,完成课文的通读细读。最后,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之后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做到精读全文,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蕴含的道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在学习巴金的作品《海上日出》时,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给课文带上静谧和谐的感情基调,教师提出关键词“重荷”“一刹那间”“镶”,让学生们自己查找字典理解意思,然后在让学生们通读全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了文中所描绘的那种伟大奇观。拥有了符合课文中心思想的情感体验,学生接下来就可以精读课文了,体会巴金先生在看到海上日出时震撼的心情。假如每一次课文讲解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课文的真挚情感,理解课文的寓意,那么学生通过阅读收获的就不只是认识几个生词字这么简单了,而是在丰富学生们对社会的认知。   
        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之后,应该督促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多加运用。让行为变成习惯,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就会轻松许多,受益良多。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做笔记划重点的习惯,在课后还要养成主动寻求课外读物扩充知识的习惯。这一系列的行为都离不开教师悉心的引导。
        比如《十六年前的记忆》这一课,篇幅相对较长,教师应该制定阅读计划,根据事情发展的脉络让学生分阶段朗读,在教师范读之后让学生自己认读,并在文中标注出自己不能够很好理解的字词句和那些让自己有感触的句子,然后带着情感通读全文,在老师的讲解下理解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对父亲的思念与敬仰,以及对军阀统治的深恶痛绝。这种阅读模式教师要不断强化给学生,让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另外,想要更好的理解全文的意思,相关的课外读物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课外读物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对于这篇文章教师可以推荐关于当时在军阀统治下人们生活的文章,让学生们理解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这样对课文的中心思想就能更确切的理解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循序渐进在日常的锻炼中养成的,这首先需要教师巧妙地课堂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摆脱听众的角色。然后就是对阅读技巧的反复强化,最后在辅助以课外阅读,环环相扣让语文阅读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
        结束语:
        当今社会各种线上的线下的广告,在不停的充斥着学生的大脑。学生被来自各个角落的信息围攻,那么通过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像给小学生插上了飞向远方的翅膀。学生通过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更快速的认识世界,辨别社会,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对阅读技巧以及阅读兴趣在课堂中不断强化,让学生多加练习,相信只要教师能够掌握这些重点,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刘迎曦.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D].西安师范大学.2005年.
[2]毛艳丽.浅析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