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佳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   作者:刘佳
[导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课程的设置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是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之一。优质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健全学生的审美体系和人格矩阵,对文化教学的效果优化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成都市光荣小学    刘佳    610031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课程的设置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是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之一。优质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健全学生的审美体系和人格矩阵,对文化教学的效果优化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过囿于保守的教育理念制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一直长期被很多教育工作者忽视,甚至学生也错误地将音乐课视为“放松课”和“听歌课”,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师从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入手,实现音乐课堂的趣味化、效果化改造。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应用研究
        就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音乐是小学阶段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之一。在音乐课上,学生可以欣赏音乐、放松心情,还能学习相较而言更有新鲜感的音乐知识,因此可以说音乐课天生就有着更能把握学生注意力的优势。那么基于这种优势,如果小学音乐教师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革新,在课堂中引入以音乐为基础的游戏元素,那么其所能焕发出的能量将会比其他课程更加巨大,对教学效果的改善作用也必然十分显著。
        1.音乐游戏对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课之所以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元素。然而由于传统教育始终将文化课程作为重点,小学音乐课得到的建设资源少之又少,教学模式也一直保持在比较简单的状态,导致很多学生对音乐课逐渐丧失了期待感;同时随着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学生拥有更多手段和更便利的条件去欣赏音乐,音乐课早已不是小学生唯一或主要的满足音乐趣味的平台。
        针对这种局面,音乐游戏的引入可以为音乐课注入新的课堂活力,让音乐课程的魅力源从单纯的歌声、乐声发展成为以音乐为基础的花样游戏,扩充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基础。此外,音乐游戏也能大大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实现对音乐教学互动化的升级,重新塑造音乐课相对于网络和智能设备的独有价值。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音乐游戏的出现将对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从客观上有利于这支队伍的资质提升和专业优化。
        2.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利用音乐游戏营造课堂氛围
        音乐的作用官能是听觉,而听觉有很强的被动触发性,是最有价值的氛围营造渠道。音乐课之所以出现魅力丧失的趋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出现了较大问题,教师将教学内容局限在音乐理论的讲解上,忽视了对小学生的直接感官刺激。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强调互动性的音乐游戏,在满足学生欣赏歌曲的同时,丰富可供学生亲身参与的课堂环节,在学生听觉受到音乐良性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氛围的活跃化,使教学目标在客观上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得到达成。
        比如为了训练学生的乐感,教师可安排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选择一束花或一件其他比较轻巧的物品交给坐在首位的学生,而后开始播放具有鲜明节奏差的歌曲或音乐,同时发出游戏开始的信号。学生在传递物品时,会下意识地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调整传递速度,这个过程可有效训练学生的乐感,使学生对音乐的节拍形成更敏感的觉察能力。当音乐停止时,手里拿着物品的同学要接受诸如演唱一首歌曲之类的“惩罚”,这种伪奖惩机制的引入也能进一步激活学生参与该类游戏的热情。
        2.2利用音乐游戏开展记忆训练
        音乐是一门比较轻松的课程,本身对学生记忆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不过由于小学阶段的音调培养需要以对单首曲目的演唱为依托,教师仍需组织学生记住歌曲的歌词等信息,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打下基础。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也可借助音乐游戏使记忆的过程更具娱乐性,以区别于文化课程高强度、单形式的记忆训练,进而在保证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记忆速率。
        比如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玩“歌词接龙”游戏,既可将接龙范围限制在固定的曲目之内,以听上句、接下句为规则;也可将范围扩大到所有学生知道的曲目,以“顶针”式接龙为规则。游戏开始前,教师还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在规则下开展竞赛,利用竞赛机制强化接龙游戏的娱乐效果和训练效力,并对获胜方予以必要的表扬和奖励。游戏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齐唱目标曲目作为活动总结,对学生的记忆成果加以巩固。
        除了在课堂上应用音乐游戏外,教师还可利用课间或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并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和家长、朋友做音乐游戏,条件允许时甚至可以在校内举办趣味音乐节或娱乐演唱会,将这一教学手法的作用扩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更多层面挖掘音乐游戏对学生音乐学习和身心调节所具有的巨大价值。
        结束语: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真正有效的教育手段应该在尊重这一天性的前提下开展。音乐游戏是寓教于乐理念的典型体现,能够实现教学和娱乐的有机结合,将小学生的游戏趣味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既节省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又提升了教学效力的作用层级,更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内源性提升的良好作用,非常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 《在音乐中嬉戏,在嬉戏中学习音乐——论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北方音乐,2016,18(3):118.
【2】黄莲莲. 《润物细无声——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音乐游戏》[J]. 科技信息,2016,23(15):3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