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泳锶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龙岐螺阳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研学后教”理念是基于当前国内课堂教学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的提出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钻研知识和方法,生生互动,提升能力。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现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探索“生态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科学实践活动的内容,还能够充分接触和认识大自然,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和塑造美好的生态情感的功能。本文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角度出发,论述小学科学与生态教育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科学、自主、生态教育、合作
一、研学后教”教学模式概念
"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研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研学问题链教学为主线索,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为主要的学习手段,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重点发挥"研"的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研学后教"学习模式建设充分体现了我校实验教学中"研""学""教"三者的有机统一。"研"是指就是我校教师在深入学习研究我校学情、学法和制定课标、教材的内容基础上,编写并特别推荐一套关于引导青年学生独立学习的主要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案的主题活动是以教育课堂当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为学习中心,在"研学案"的理念引领下,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钻研所学知识和提高技能。"教"是在研学过程中及课堂授课中反馈教学成果和学习效果。"研学后教"的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上把学习思维和时间都归还给了学生,激发了学习的内生动力,转变了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习惯,通过对问题的驱动让课堂教学的实践更加生动化,转变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科学与生态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学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传统的"填鸭式""学生听老师讲"的教学模式已经作为其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更多地依赖于老师在课堂上对于疑难问题讲解,被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新课改文件下发后,要求学校需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学生与课堂的交流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研学后教"的理念下对进行生态文明科学与社会主义生态教育相融合的探索,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的社会主义生态教育专业课程探索,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及塑造美好生态环境情感。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小学的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实践性、感官创意新很强的学科,通过了解植物、动物、天气、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一般科学常识。通过科学与自然生态方式的教育相互融合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互相合作、富于实践性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观的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使学生能优质均衡发展。
(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理念,从备课、内容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方法都要求是以师生为中心,忽略以学生的中心的教学模式。2018年《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明确指出显示了当前阶段我国在校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业综合能力水平具有较大发展优势,但综合能力方面处于薄弱地位,同时在科学探究能力上仍旧有大部分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弱,这就表明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宜于当前的教学模式,需改变和提升教学模式,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科学素养水平。基于"研学后教"的理念,探索如何转变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方式和科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联系上,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让"学生为中心",让"教"寓于"学"中,开启一段以研促学的主动学习和科学之旅;在课堂上,教师灵活地运用了学科内容涉及灵动的知识点和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以自己的主动性和学习精神作为基础,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情况
(一)学校缺乏重视和教学创新动力不足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副科,在接近期末被主课老师调课或者因举行活动而占据,在等量的情况下小学科学这一门学科内容就无形中压缩课时,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会选择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导致学生对科学课程内容理解不够未能达到学习效果。教师资源不足及教学知识储备不足,科学课教师在学校的学科任教比例中占比少,且部分教师还是兼职教师。
专职科学教师数量不足,在开展教学实践中能力有限工作压力大,难以完成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兼职教师因对科学教学内涵认识较浅、教学指导能力有限,未能快速适应的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足。学校缺乏对小学科学实验器材、教学工具的投入和教学环境的建设,使教师在缺乏教学设备上无法跳出常规授课方式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导致科学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浪费。
(二)生态教育教学资源储备不足,课堂师生互动较少
科学学科上教师的组成都是不是对口的专业教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在备课的过程中会需要收集大量的科学学科知识、生态教学知识和如何讲好科学课的相关资料,会在备课中出现不知道如何撰写教案、新课如何讲解,抓不住重点内容和难点,在开展生态教育教学更不知道如何结合科学课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创新,使科学课教学效果差、学生没兴趣。其次,科学主义课堂教育中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方式较少,缺乏一套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手段这也调动了广大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在课堂中都是教师讲、教师完成教学实验步骤或实践的内容,学生没有亲自的进行实验和实践,师生的互动少导致学生不能感受到科学课的趣味性,未能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出现教学课堂中出现交头接耳、发呆的情况。
四、“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科学与生态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营造生态性校园文化
生态教育是最有效地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一种教育,因此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了以植物观察课程为主要内容和载体进行的生态教育研学后授课,既能丰富科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又是一个充满趣味和自然生命交流的实践过程。打造"生态型校园",借助现有的校园花园、绿化带、树林等绿化环境,结合教学、生活和实践打造生态性的校园,突出生态在校园内呈现出的多样性,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学习工作的舒适氛围,创设一个充满生机和生长的生态路径。坚持"整体规划、统一部署"为基本原则,争取上级教育管理经费资金,开展"生态型校园+"的建设,在保护和改善新建校园生态环境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小学科学课堂实践场地建设,着力于改善小学科学的学习环境,营造创新性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上科学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大学生的参与到"生态型校园"建设中来,创设学生植物角、动物角,让学生带上植物、动物到其地域中进行观察,另外通过课外活动和研学为途径,吸引学生参与到校园生态文化氛围的创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点,提升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构建生态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打造生态教育特色课程,利用校园植物资源进行科学课程设计,以植物观察、种植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植物识别,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名字、属性;通过对植物的观察,认识植物的形态、构造和了解生物学的知识,让科学课生动化、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对植物标本的制作,认识到在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情况下,标本的完成,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生态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等一些理论知识纳入,制定小学科学生态教育的目标、教学方向和课程内容设置,创设教学理论与生态教学资源的有效结合,提升教师科学教育的教学能力。建立“生态教育+”的“研学后教”,借助地区公园、植物园的优势实现小学科学生态学习的过程,选取教育合作基地开展自然体验研学活动、科学探究活动及生态环保活动等,通过科学的探究、发现、学习,获取课内外丰富的科学知识,在“感”“探”“知”中懂得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并提高学习该门课的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生态教育特色课程的师资队伍,组织校级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组建生态教育教研组,通过集中优秀教学模式、教师智慧提升小学科学生态教育的教学品质,创新生态教育模式激发教师教研热情。
(二)完善家校合作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国策,小学科学就是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转变家长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门学科中小学科学作为副科,都不受到家长的重视,学校要提高家长对小学科学的知识普及,组织举办专题讲座、生态教育亲子活动等来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家长要转变观念关注子女学习科学知识,不要认为小学科学在学习中不重要厚此薄彼,课外时间带子女参加课外研学活动、参观海洋馆、植物馆和进行户外运动,在接触大自然、动物的过程中提高了解科学的兴趣,增加科学知识的储备。家校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家长是学生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家长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主动交流积极的参与到子女的学习中来,增加于子女间的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团结合作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态观。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导者,学校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性引导家长扮演好其角色,积极反馈家长和学生的心声,以传递学校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情况,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的沟通和交流氛围。
参考文献:
[1]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2]李飞凤.制作叶脉书签:生物学课外实践课程探索[J].生物学通报,2017,52(4):57-59.
[3]刘惠,温泽志.以广东省博文学校为例谈中小学校园生态规划[J].山西建筑,2008,34(17):33-35.
[4]赵卿梅.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孙晓辉.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宁夏大学,2013.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