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漳州 363105
一、与自然之“零距离”接触
梭罗最为世人所称道之处,就是他对自然的零距离参与方式。在《瓦尔登湖》“致本书的读者”中,梭罗表明了自己的这种参与姿态:“当我写下本文之后的那些章节,或换句话说,堆砌起为数众多的单词时,我正独居于一处小木屋里。小木屋就在这片森林中,距任何邻居都有一英里之遥,它是我亲手所建,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瓦尔登湖的湖畔。我全凭着自己的双手劳作来自谋生路,我在此处居住了两 年零两个月。”[1]梭罗为什么要选择用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居住在瓦尔登湖,这之中是有深意的:其一,梭罗是真正离开了那个喧哗嘈杂、伤痕累累的现实“病态”场围,而进入宁静安详、活力四溢的“生态”场围,这既是一种真正的“离弃”,也是一种真正的“参与”。其二,只有在瓦尔登湖这一“生态”场围中,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才能生成。当然,梭罗当时的审美追求不可能是有明确生态美学旨趣的,但他一定能意识到在瓦尔登湖能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健康,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审美愉悦,所以,我们在《瓦尔登湖》里也随时能感受到这份愉悦。其三,只有这种零距离接触,“参与”才会成为一个真实的行 为,这样一种去“伪”的举动,是对当时“伪”亲近自然行为的一种嘲讽。在《瓦尔登湖》这一文本里,密密匝匝都是梭罗“参与”自然的描写:朝阳东升或夕阳西落,镇外的风声,野生动物跃过篱笆,为越橘树和樱桃树洒水浇灌,鹰击长空,红松鼠在自己的脚边跳舞,鱼在湖底流动,春天来临时树木变绿的节奏,湖水怎样结冰、怎样解冻……梭罗仔细地观察着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在他眼里,自 然的一草一木皆有生命,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可与之对话,亲近相处。梭罗亦为自己能融入自然而欣喜若狂:“这是一个令人痴迷的黄昏,孤身化为一种感觉,个个毛孔都满溢着愉悦。我在大自然里以飘逸的姿态逍遥来去,已 与她化为一体。[1]他 用 逍 遥 形 容 自己的感 受,这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我有我的太阳、星星和月亮,这个小世界全属于我。”“人类中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人仿佛就是我。”[1]这份审美的愉悦,这份独得之乐,如不“参与”自然,便全然无法体会。梭罗亲近自然的行为,正是“参与美学”所竭力张扬的。生态美学研究者阿诺德·柏林特在《环境美学》一书中对“参与审美”有非常细节化的描述:“所有这些情形给人的审美感受并非无利害的静观,而是身体的全部参与,感官融入到自然界之中并获得一种不平凡的整体体验。敏锐的感官意识的参与,并且随着同化的知识的理解而加强,这些情形就会成为黑暗世界 里的曙光,成为被习惯和漠然变得迟钝的生命里的亮点。”[2]曾繁仁教授对阿诺德·柏林特的“参与美学”有切中的评论:“‘参与美学’的提出无疑是对传统无利害静观美学的一种突破,将长期被忽视的自然与环境的审美纳入美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在审美对象上突破了艺术惟一或艺术显现的框框,而且在审美方式上也突破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3]梭罗这种零距离地融身大自然,正是“突破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凭借“敏锐的感官意识的参与”,不仅能“获得一种不平凡的整体体验”,而且意义更重大的是,“这些情形就会成为黑暗世界里的曙光,成为被习惯和漠然变得迟钝的生命里的亮点。”正是梭罗的行为,为我们当下的“黑暗”送来温暖的“曙光”,也为我们漠然、迟钝的生命带来一丝令人感动的亮色。这就是梭罗的最重要的启示 之一——他以独特的“参与”方式实现了对自然的独特理解:我们与自然的“和解”,首要的是改变我们根深蒂固的漠然”和“迟钝”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工业社会带给人类贻害无穷的观念,即人与自然两极对立,自然是人天经地义的奴隶。人与自然那种诗意的关系被人类的冷漠切断了,人不再是审美地看待生于斯长于斯的环境,而是功利化地看待外界的一切。梭罗的自然观念,即是审美化的、诗意的“自然”观念———与自然和谐共处,融为一体,恰如中国传统哲学所张扬的“天人合一”观念。
二、对自然适度的索取
梭罗主张简朴生活,约取自然,这是梭罗在生态美 学意义上的又一重意蕴。在《瓦尔登湖》最前面的部分,梭罗提到了“生活必需品”:说到所谓的“生活必需品”,照我看来,是指所有人花费了精力才获取的物品,它或者从最初就是必不可少的,或者经过长久的使用,成了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物品;即便是有人想对它舍之不用,这种人也寥寥无几,他们或出于野蛮,或因为贫穷,或是缘于哲学的意谓,才会将他拒之门外的。对上帝林林总总的造物来说,具有同样意义的生活必需品,即是食物。荒野中的野牛,它的食物就是几英寸长、美味可口的青草,还有一些可饮用的生水,除此之外它还需要寻求森林的蔽护或者山野的绿荫。野兽的生存莫过于对食物和隐蔽的需求了。但对人类而言,在目前的天时之中,生活必需品可以确切地分为食品、房舍、服装和燃料,缺少了这些,我们将无法自如地应对 人生难题,更别提将 来事业有成了。
[1]接下来,梭罗列出了他的“生活必需品”:一把刀、一把斧子、一把铁锹、一辆手推车,已经足够了;对于勤奋好学的人来说,灯光、文具、加上几本书,这已经是第二位的必需品了。梭罗使用“生活必需品”这个语汇,贴切地表明了他的主张:最低限度地索取自然! 这种索取是自然能够承受和消化得了的,是自然的再生机制能对这种索取进行补偿的,自然通过自我补偿能维持这种索取与生成的平衡。梭罗希望人们都能安贫乐道,对追求奢侈的行为进行严厉批判:“奢侈的富人不单是追求惬意的温暖,而且还追求自然的温暖,我在前文已提过了,他们是经过烹煮的人,当然是一种很时尚的烹煮 。”这种烹煮了的人追求奢侈,“对人类的发展实在是个障碍”。[1]在20世纪,人类因为“烹煮”自然,为人类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制造了多少障碍!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座障碍的丛林之中,人类已经举步维艰了,修复一处障碍需要付出无比沉重的代价。在《瓦尔登湖》中,还有另外很多有关“简朴”生活的记载。“简朴生活家具”一节中,梭罗用数字告诉读者他的简朴需求:“1张床、1张餐桌、1张书桌、3把坐椅、1面直径3英寸的镜子、1把火钳和壁炉的柴架、1把水壶、1只长柄平底锅、1只煎锅、1只长柄勺、1个洗脸盘、2副刀叉、3只盘子、1只杯子、1把汤匙、1只油壶、1只糖浆罐,还有1只涂了日本油漆的灯。”[1]在散文创作中如此密集地使用数字,本身就是一个冒险的行为,稍不妥帖便韵味尽失。但梭罗并没有带给读者生硬滞涩之感,相反,读者从这些数字里感受到“简朴”之真美。在“简朴生活收支明细账单”中,梭罗所列举的账单更全面、更细化,而得出的开支结果也更有意思:梭罗两年多的生活费用是25.215 美元。如果再加上“简朴生活食谱”这一内容,梭罗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都在践行着简朴生活的主张。梭罗想要告诸世人:去掉奢华,返回简朴 ,人能过上如此具有幸福感的生活! 生态美学所倡导的理念,在梭罗的简朴生活里,也表现得如此彻底。梭罗约取自然,上升到生态审美层面,其实质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交往、对话中,人对自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诸多论者都会以梭罗手持斧头走进瓦尔登湖畔的森林反诘梭罗:如果梭罗是一个真正的生态主义者,他手持斧头的砍伐行为,不也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吗? 其实,这是对生态伦理的误解。罗尔斯顿说:“在这种伦理学看来,环境是工具性的和辅助性的,尽管它同时也是根本的必要的。只有当人们不只是提出对自然的合理利用、而是提出对它的恰当的尊重和义务问题时,人们才会接近自然主义意义上的原发型环境伦理学。”[1]保护环境,并非对环境丝毫不取,而是获取时的适度索取,更具有了生态美学的内涵。
三、超验主义对其生态观的影响
超验主义是从 1836 年至 1860 年于新英格兰发起的一场文学、哲学以及艺术运动。超验主义者十分强调个人主义与自立自助,摈弃传统,反对积金堆玉的生活,提倡席地幕天,远离尘嚣,以绝对自由的角度重新审视生活。爱默生的《自然》是这个主题的哲学理论,而梭罗的《瓦尔登湖》是对主题和理论的实践和验证。其实践性由 3 大元素构成: 自然、超灵和个人的自立。 “人人心中都存在着一种能使其心灵认知自然之美的东西,它是人心灵发展的最高阶段,而人只能通过 直 觉 的自 省,达 到‘超 灵’的 沟 通 的 境界。”[4]只有逃离熙熙攘攘的尘世,回到人类初始的自然,与树为友,与鸟为邻,与湖为伴,才可邂逅“超灵”。只有身处于自给自足的孤独中,才可理解自然的本真之美,在独处中得到安宁,在安宁中修复能量。在人与宇宙最初始的关系里,认识最本真的自我,获取生活的真谛。这种融合的“一”,主导着梭罗等超验主义者的思考方向。《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关于自然的哲学思考,显示了超前的生态意识,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5]
四、梭罗生态观对当今世界的启示
由梭罗身体力行的生态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目前全球生态形势严峻,我们必须反思如何对待生态问题,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梭罗认为人类需要购 买的只是满足日常必须的生活物质,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必要物质。当今社会人们的欲望太强,想要的东西也太多,往往沉浸在享受中不能自拔。[6]”梭罗的极简主义生态观告诉人类减轻物质欲望,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精神世界的愉悦和满足。他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人类树立合理科学的绿色消费观念,促进经济发展需依赖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作自然之子的人类必须保护命运共同体,与自然和谐共生。奢侈消费、盲目享乐的消费观念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严峻的生态问题是人类必须正视的问题。通过对梭罗的极简主义生态观念的理解和研究,对引导人类用正确的生活方式去健康的生活,同时加强各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这样的消费观念不仅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还对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达到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甚至对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也有积极作用,是宝贵的精神财富。[9]
五、结 论
《瓦尔登湖》 一书,梭罗回归自然、尊敬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体现了人和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本文从生态视角解读此书,也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价值,唤醒保护共同家园的意识。只要有欣赏自然之美的心意,就会有护佑自然之美的行动。
[参考文献]
[1]梭罗.瓦尔登湖[M].宗白华,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2]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M].张 敏,周 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4.
[3]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44.
[4]爱默生.爱默生集[M].赵一凡,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5]程 虹.寻归荒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93.
[6]王 诺.欧美生 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7]裴广 川.环 境 伦 理 学 [M].北 京: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2002:357.
作者简介: 常红(1979-) 女, 河北保定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