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支教团发展现状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杨雅兰
[导读] 1998年,共青团中央与教育部共同组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

        杨雅兰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与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 要:1998年,共青团中央与教育部共同组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从1999年开始派遣,距今已有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教育方面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就当前研究生支教团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思考,从支教团队员的选拔制度、培养计划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探讨科学的解决方法,让研究生支教团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研究生支教团;发展现状;解决路径
        
        1998年,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与教育部共同组建;1999年,研究生支教团归入扶贫接力计划并作为固定项目实施;2011年,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纳入西部计划基础教育专项统筹实施。研究生支教团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从2011年7月开始,支教团已并入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基础教育专项实施,享受西部计划有关待遇政策。截止2019年8月,参与高校从1999年的26所大学增加到197所大学,公开招募了共21批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到国家中西部20个省(自治区、市)百个县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为国家中西部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一、研究生支教团发展的价值意义
        研究生支教团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重要项目,不仅为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方式创新注入新鲜血液,也为国家储备优秀人才提供了新的培养方向和锻炼形式,使之成为对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1.研究生支教团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形式的价值
        据笔者了解,在当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普遍偏大,更有甚者,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47岁,是阻碍当前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而目前的研究生支教团队员以95后为群体,与受教育者的年龄差更小,队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快,更能把握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拥有较高的创新与创造能力,能用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想法,结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更新的甚至是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丰富了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形式,为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2.研究生支教团对高校培养人才方式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不仅要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也要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高校要重视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从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来看,很大一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停留在理论指导,基本以课本教学为主。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单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不再那么适用于当代大学生,也不能够完全满足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培养方式,使大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支教过程中,用理论的方式去分析实际,用实际去理解理论,让大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毕业以后参加社会工作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社会提供更有经验的实践性人才。
        3.研究生支教团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倡议:“当代大学生要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到基层去了解社会的机会,有利于培养新时代青年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看到基层的发展现状,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能够做什么、自己还需要做什么。通过在基层的见习锻炼,大学生可以清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切身处地地观察社会、体验社会、理解社会,对促进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信念和追求个人全面发展起了助推作用。
        二、研究生支教团发展现状的困境
        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自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需要重视的问题。
1.选拔培养工作不严谨
        笔者通过了解发现,用现有的招募形式选拔出来的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并不能够很好的满足服务地教育需求。在选拔、培养工作中有以下问题:
        (1)个别学生的参与目的与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成立的出发点相悖。首先,在往年的免试研究生选拔中,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对于学业成绩的要求相对于其他方式的较低,个别学生用短时间针对研究生支教团的其他项选拔要求进行提升,积极表现,如在教学试讲环节进行突击学习等。其次,有个别本科学生只是还没有找到工作方向,为了逃避即将面临的毕业就业问题,而选择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还有的只是把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当作未来工作的“跳板”。
        (2)选拔出来的研究生支教团队员除师范类院校,大多数队员并没有考取教师资格证,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不科学。
        (3)队员所学专业与到支教学校所要教授的科目不符,很多队员是一边自学一边上课,慢慢摸索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工作进行缓慢。
        (4)高校对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行前培训力度不够,队员并没有在支教前得到实际操作的训练,没能得到经验的积累,导致在进行支教工作时,直接上岗,进行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5)一些西部计划项目办在研究生支教团准备出发支教地前只进行了不到一周的行前培训,导致大多数支教团在出发前并不了解支教服务地的实际情况,没有时间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准备和对策。
        (6)对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深入,不能更好的指导队员发挥“志愿者精神”,导致有个别队员抱着得过且过、干多干少都一样的“佛系”心态去开展支教工作,缺乏志愿者应有的热情与积极性。
        2.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宣传工作不够全面
        笔者通过了解发现,在高校里知道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学生不是很多,大部分知道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学生仅仅是通过因为身边有同学参加,所以听说了该项目。学校对于研究生支教团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报名的学生较少,不能更好的优中选优,影响了队伍整体素质。大部分研究生支教团的宣传方式仅停留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发布,且关注者多为支教团队员和与队员相关的人,运营者主要为支教团队员,缺乏专业的传播经验,大大影响了社会影响力,传播对象少,传播力度不够大。宣传工作做不到位,导致研究生支教团得到的关注度不够,一方面没能更好的传播志愿精神,一方面也打击了支教团队员的积极性与热情。


        3.对支教服务监管不严
        (1)有队员反映,到了服务地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客观需求存在着差异,支教学校并不是最需要师资的支教点,大多是在师资力量发展趋于完善的县城,而不是在严重缺乏师资力量的乡镇、农村,服务地不够深入,让研究生支教团的教育力量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使得研究生支教团对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提供的支持具有局限性。
        (2)对于研究生支教团在支教地一年的工作,项目办并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方案,对于服务全程的考察,后期的考核,最终的评价体制不健全。最后的工作考核基本上所有的队员都是合格,且优秀名额一般给予最初选举出来的支教团团长。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认真对考核评价工作不严谨,会导致支教团队员积极性大大降低,认为干多干少都一样,得过且过,不仅严重影响支教工作,还不利于研究生支教团的队伍建设,给社会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
        (3)监管制度不完善。全国项目办明确规定,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期间不得擅离岗位,必须在服务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其他单位不得借调,仍有一些支教团队员无视纪律,擅自离岗,在志愿服务期间做与支教工作无关的事情。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打擦边球,把支教团队员作为己用,调离教育教学岗位,违背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宗旨,产生不良影响。
        (4)研究生支教团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服务主体是受教育者,而对研究生支教团进行评价的主体一般为服务地和支教学校,而受教育者的认真评价和看法并没有成为评定研究生支教团支教工作好与否的重要一项。
        4.忽视了支教工作衍生的存在价值
        存在价值一:笔者在与完成一年支教工作回来学习工作的前支教团队员交流了解到,在支教队员结束支教任务后,大多数队员与地方政府、相关单位、支教学校没有过多,甚至不再有联系。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是一群拥有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的青年人才,从人才济济的大学中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且具有较强的自愿性、自主性。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一年的中西部支教工作经验,让他们比同龄人更了解基层、更了解社会,一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与在学校所学知识相结合,特别是如农、林等相关专业,能让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在参与相关工作更能得心应手,与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有一年的感情,让他们更愿意在学成之后继续回到基层去,回到西部去,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这种潜在的人才,存在的价值在支教工作结束后并没有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存在价值二:笔者了解到,大部分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在支教前都没有对支教结束后的研究生课程学习进行规划。一年的服务基层工作,给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提供了很好的深入群众、了解民俗民情的宝贵机会,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支教团队员可以就所学专业做田野调查,可以进行课题研究,如音乐专业,大部分支教地人口都以少数民族居多,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素材,音乐专业的队员可以在完成支教工作的前提下,在支教地做田野调查,回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作品创作。还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队员可以在支教期间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直观的调查研究。这不仅是支教结束后回到学校进行研究学习积累的宝贵素材,也能为学术界提供研究数据。
        三、针对研究生支教团发展问题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更好的助力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发展,引导优秀人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也为了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要针对研究生支教团进行重新定位并逐步完善该项目。就研究生支教团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完善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选拔培养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支教团发展现状的问题,首先要完善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选拔机制,各高校项目办要严格按照研究生支教团选拔要求,坚持优中选优,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除了以笔试、课堂试讲、面试等为基本的考核方式来进行选拔外,还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及适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对拟入选支教团学生名单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的共同监督。其次,取得教师资格证要作为硬性要求,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系统的学习能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为支教工作提供最基本的保证。第三,一般支教团服务的支教学校已固定,可根据支教学校所需教师,在同等条件下,对对应专业进行合理的倾斜,以满足支教学校所缺对应学科的教学支持。第四,在对培养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实践能力中,依托高校优势,在附中、附小进行不少于一个月的跟班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对之后在支教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研究对策,做好准备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
        在对内宣传中,高校项目办可以组织已圆满完成支教任务的队员成立宣讲团,分享支教故事,在学校的公告栏等地方进行宣传。高校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推送关于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工作成果,推送支教队员在支教地的支教故事。研究生支教团定期在自己的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发布支教工作总结、支教故事等。支教团队员在自己的个人社交平台分享支教点滴、感想感悟等进行宣传。扩大研究生支教团在学校的影响力,提升研究生支教团知名度,可以有效的帮助在招募支教团队员时,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加入到研究生支教团,优化支教团队伍,让研究生支教团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对外宣传中,可以向各大媒体公益、教育版面中投稿,结合企业或其他组织形成多方面宣传,加大研究生支教团对社会的影响力。
        3.加强对研究生支教团的监管力度
        首先,高校项目办的监督与指导直接决定了研究生支教团的服务质量。支教团所在高校团委应承担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管理责任,要指派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还要及时了解与监督学生工作开展情况,帮助支教团与支教学校、服务地更好的沟通。其次,服务地项目办和全国项目办要及时跟进支教团的支教工作,不定期的自查及实地抽查,给予一定的意见与建议,并给予支教团一定的鼓励和表扬,能够有效的提升支教团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第三,根据相关规定,对服务期满的支教团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客观全面的考评支教团工作,量化部分评价指标,对支教团进行多方面评估,完善支教团队员个人考评制度。
        4.发掘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潜在价值
        服务地、地方项目办可对服务期满的支教团队员做定期回访,加强与支教团队员的联系,可以让有志愿服务精神的、能够适应基层工作的、有意愿继续服务西部的队员再次投身到国家西部建设,继续为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建设发光发热。支教团队员在出发支教前,可与学校老师做相关专业的课题,到支教地后,在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进行田野调查,为服务期满后返校的研究生学习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
        四、结语
        国家提出的扶贫攻坚战略,倡导扶贫先扶智,即教育扶贫,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是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团中央、教育部等多方通力合作下,促进了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高校、社会的人才培养,也促进了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个人发展,为国家发展建设储备了一批既有知识储备又有实践经验的有志青年,对我国脱贫攻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7年09月0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
[2]王万奇.当前研究生支教团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
[3]李倩.高校开展研究生支教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
[4]张骞文.研究生支教团长效工作机制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
[5]张建,吴柳芳.我国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的过程机制及其优化 ——基于中部两所重点高校支教团的案例考察[J].青年发展论坛,201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