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方能一览无余——以战后世界史为例看选考二轮复习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许海东
[导读] 选考二轮复习如何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上出新意?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一线教师都在思索。

        许海东
        浙江省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314000(邮编)
        【内容摘要】选考二轮复习如何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上出新意?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一线教师都在思索。除了不断“贯通”、培养“通感”外,基于历史学科思维,从宏观上厘清历史演进绵密逻辑,生成历史解释中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更是需在二轮复习中帮助学生着力解决的。本文笔者以战后世界史二轮复习为例进行探究。
【关键词】历史逻辑 思维导图 历史解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了“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1]这就要求高中历史选考生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历史事物。但在高三选考二轮复习中,很多教师只是在同一长时段背景下寻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拼凑式贯通,却没有从更高瞻远瞩的高度引导学生厘清教材相关各部分的历史逻辑,更没有让学生在生成历史解释中把握历史规律。下面,笔者拟以二战后世界史二轮复习为例对这一问题做点尝试性探索。
一、重读教材、回顾知识
        二轮复习需要在回顾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展开。课堂开篇为了让学生重新熟悉相关章节的内容,教师当即设问:“六本教材中哪些章节涉及到二战后以来的世界史?”问题较为简单,关键是要做到不能有遗漏。战后以来世界史具体涉及到了如下章节: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必修二专题六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4]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5]必修三专题七第四课《向“距离”挑战》中的“改变世界的网络”一目、[6]专题八第四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7]
        接下来的课堂环节是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粗线条地重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尤其要重点阅读所涉及章节的“专题导语”和“课前提示”。“专题导语”主要介绍该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和学习重点,而“课前提示”就是课文的核心内容并引发学生去思考文中的重点。笔者此举重在让学生能从宏观层面上提纲挈领地回忆已学内容,巩固一轮复习的学习成效,为下面厘清各章节的逻辑关系、构建宏观知识结构、把握长时段历史发展特征做好铺垫,同时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厘清逻辑、重构体系
    笔者认为,如果说选考一轮复习重在历史知识的横向连贯和纵向挖掘,那么二轮复习则倾向于在重构宏观知识体系、梳理历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高度概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不求面面俱到,但须纲举目张。而这一切的前提则是需在教材相关各章节“东拉西扯”“纵横交错”间厘清历史发展的因果逻辑,而且最好能将这一思维过程具象化以便于深刻理解。因此,在学生宏观回顾相关章节重点知识和发展线索后,笔者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

        选考有“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8]的综合考核要求,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只能运用教材中相关章节的标题或重要知识点对图中的九处空格进行填空,此举重在引导学生在二轮复习中学会利用教材目录提纲挈领地搭建宏观知识体系。针对浙江选考卷对教材语言的考察倾向,在填空过程中,笔者穿插引用教材中的相关叙述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章节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就此过程予以简述。
        ①处作为能影响全局的关键事件,学生应该不难判断是人民版必修一教材专题九第一课《美苏争锋》。而从图中就可看出战后绵延数十年的美苏冷战对战后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笔者于是引用教材中关于“冷战影响”的其中一段相关叙述:“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9]并相机设问:“‘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内部改革’体现在教材哪些章节中?相对应地填进哪几个空格中?”通过回顾知识,②处应为人民版必修二教材专题六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③处应为人民版必修二教材专题七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选考另有“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10]的知识考核要求。因而,笔者进一步设问:“那么,如何理解‘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用史实说明。”此一问题需要结合上述两节课中的具体史实,故而笔者引用了教材中的两段叙述。一为必修二专题六“导语”中的一段话“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发展之路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不同程度上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经济的复兴和持续增长。”[11]并设问:“从中可看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共同特征?”二为必修二专题七第三课“课前提示”中的一段话:“斯大林逝世后,其后继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各种问题积重难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12]同样设问:“苏联的经济领域改革途径有何特点?”这一问题需结合这一课中苏联三任领导人的具体改革措施。接着,进一步设问:“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都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综合前述几段教材叙述,规律不难发现:“都在同对方竞争中取长补短、为我所用,都综合运用‘无形之手’市场和‘有形之手’计划来发展经济”,这才“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以上为两大阵营中东西方国家的内部改革即“内政”,④⑤处则是“外交”层面即国际关系方面的表现。依教材知识初步判断这两处的填空答案不是唯一的。但按照尽量运用教材中相关章节的标题进行填空的要求,再结合图中“美国主导”的提示,④处应是人民版必修二教材专题八第一课《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同样,根据图中的对应关系,⑤处应是必修一专题九第一课《美苏争锋》中的知识点“经济互助委员会”。虽然这一知识点属课外阅读内容,不划入选考范围,但为了阐释问题,笔者还是引用了教材中的一段叙述:“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后来又有一些人民民主国家加入,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13]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教材页面底部对“经互会”的注解,了解经互会的组成国家。另外,笔者引用一幅《二战后初期某国际组织成员国分布示意图》(如下)[14],并设问:“据史实判断这是哪个国际组织?”据教材知识和配套图册可知,这是关贸总协定。接着,笔者进一步设问:“比较关贸总协定和经互会,找出它们的共同成员国。”通过仔细比对地图和教材知识,除了经历政权急剧变更的古巴外,主要的共同成员国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笔者再设问:“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却同时加入了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这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需学生在理解教材基础上发挥发散性思维方能形成历史解释。联系整个战后世界历史发展走势,从捷克斯洛伐克身上以小见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两极对抗环境下,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是相关国家处理外交的唯一取舍标准,归根结底国家利益才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整体而论,两极对峙导致世界被人为地分割,但具体而言,两大阵营还是保留了共融互通的桥梁和窗口。
        而随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两极格局受到了明显的撼动。为了体现与前面“美苏争锋”间的逻辑联系,笔者引用了人民版必修一教材专题九第一课《美苏争锋》“课前提示”中关于“冷战影响”的另一段叙述:“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15]并相机设问:“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哪些力量发展提供了机会?”结合思维导图中“欧日挑战”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挑战”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等提示信息可推断,⑥处应填人民版必修一教材专题九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局势发生骤变。循着图中“苏联解体”这一提示,⑦处应该不难判断是人民版必修一教材专题九第三课《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而随着两极壁垒的推倒,国际关系领域逐渐淡化了意识形态的交锋与阻隔,全球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两个明显的趋势。因而,图中⑧⑨处应分别为人民版必修二教材专题八第二课《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和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理解,笔者引用了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组织的分布图(如下),

并设问:“三大组织覆盖了当今世界经济相对最活跃地区,这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显然高于选考要求,对于没有一定课外涉猎的学生来说确实较难回答,所以笔者更多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重在说明问题。回答参考如下:“说明了地区经济越活跃,属地国经济外向性需求相对越高,融入一体化的发展趋向也相对越明显。”至此,思维导图构建完成,完整呈现如下:

三、升华主题、生成解释
        《课程标准》中关于“时空观念”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16]因而,在前面思维导图构建体系的基础上,笔者再尝试换一种思路调动学生思考,以表格法分阶段梳理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轨迹,要求学生调动教材知识完成表格。通过这一训练,笔者向学生突出强调了表格法对于选考复习化繁为简的重要价值,尤其对于二轮复习中把握阶段特征更有较大帮助。表格完整呈现如下:

    通过总结前面各个学习环节,笔者逐渐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魂”。选考还有“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17]的能力考核要求,因此课堂小结之后笔者顺势设问:“用一个词来形容战后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问题需站在长时段、大空间的高度进行深度概括,为了降低思维难度,笔者提示学生可直接参考教材叙述来回答。人民版必修三教材专题八第四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中反复提到了一个词“融合”[1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发现,这一趋势不仅表现在文艺领域,同样也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笔者认为,在选考二轮复习中,老师们应尽量多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有一定深度的历史解释中。在生成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得到不断锻炼和提升。也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解释,才能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注释】
[1][16]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6页。
[2][9][13][15]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2、157、155、154页。
[3][4][5] [11] [12]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0、141、148、109、141页。
[6][7][18]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6、159、161页。
[8][10][17]孙恒:《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适用于2017级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8年,第20—21页。
[14]戴晓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历史图册·必修2》,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年,第69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