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依依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11199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不是呆板、拘谨、僵化、过时的理论,而是在实践的不断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社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社会发展面临变革的关键时期更加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社会发展进步到今天也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但是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它都遵循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漫无目的、自由自在的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能够指导我们抓住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哲学基础、当代价值三个方面来论述,在阐述当代价值时浅谈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从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到今天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系统、完整的方法论结构体系。所以,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系统建构进程,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起点上,积极进行理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那么,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我们首先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只有当我们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建构。
(一)探究社会科学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中,出现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实证主义方法论对社会现象开展的是实证研究,这一方法论建立在“社会类似论”[[参考文献:
[1][10]闻凤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J],长白学刊,2010年第1期。]]基础之上,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归为一类现象进行总体研究。实证主义经过不同学派学者的研究发展,经历了很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由诠释到逻辑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再到定量和定性研究。实证主义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发展。“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吸收借鉴其他学科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的方法论特征。”[[[2]吴元樑: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方法论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还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发挥主体能动性对客体进行理解、分析、研究的方法论,其实质是主体内部产生的对客体不同的追问和思考。”[[[3]荣开明、张家哲:科学的繁荣亟需方法的更新——全国首次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会侧记[J],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1月。]]
有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以往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把对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统一起来,所以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站在了新的逻辑起点。”[[[4]陈燮君: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构[J],社会科学,1988年8月。]]还有学者将历史唯物主义分为原理和方法论,但是方法论的作用经常被忽视。[[[5]景天魁: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认识的方法论[J],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6期。]]另一学者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要探索主客体关系及其内在规律。[[[6]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初探[J],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2期。]]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对开展社会研究所进行的一种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又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规范下进行的。恩格斯也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2009,第406页。]]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只是一种方法论意义的指导,而不是直接拿来使用的具体的方法。
(二)吸收借鉴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优秀成果
自社会科学成为一门学科的时候起,便产生了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漫长研究历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理论概述,建立起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两大体系。
基于韦伯的研究,我们了解到,社会学是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的一门科学,在社会生活中会存在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要找到产生各种不同社会行为的真正原因,我们首先要对社会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解释性说明。但是仅仅对社会行为进行主观上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在解释性理解的基础之上做出更加深入的因果性说明,这样的解释才更加的具有说服力。其中,解释性和因果性说明分属于两大不同的方法论范畴,所以开展社会学研究需要统筹考虑两者分别带来的不同影响和结果,这样才能使社会学研究变得更加的科学严谨。
基于温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温奇在对韦伯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融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给予肯定态度的基础上,开展了对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能否定义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的思考、追问和研究。”[[[8] [英]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M],张庆熊、张缨,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21页.]]温奇在批判继承韦伯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相关理论主张,温奇已经突破了方法论的理论旋涡,而是跳跃到了哲学的研究高度。
基于吉登斯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吉登斯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主观意义上的解释来开展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吉登斯认为“不管是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中人类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解释还是进行错误的解释,它们解释的结果都是相同的。”[[[9] [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119页。]]吉登斯在科学分析韦伯和温奇理论的可取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他认为,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是两个不相同的组成部门,它们之间是有分界线的。吉登斯虽然有了自己新的理论见解,但是他还是在方法论的基础上谈方法论,在理论上没有取得质的突破和飞跃。
(三)基于唯物史观对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融合发展
唯物史观也称历史唯物主义,它是一种一般性、普遍性、整体性的哲学理论,唯物史观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哲学理论框架,理解好、掌握好、发展好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把握唯物史观这样一个基本的哲学基础,有助于我们对其他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要站在唯物史观的哲学高度来审视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发展,这样才能鉴别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能够被我们所吸收和借鉴的积极的合理的成分。“传统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两大相互对立方法论是以独特论、类似论、唯名论、唯实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的。”[[[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第22页。
[12]马梓淇: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基础研究,吉林大学,2015年(06)。
[13]刘丽红: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J],现代交际,2019年第5期,第231-232页。
[14]黄加清:马克思研究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及当代价值,经济纵横,2018年(05):52-59。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35页。
]]但是它们都是比较片面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考察整个世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是一种主客体之间实现对立统一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发展的研究是相对比较科学、全面的。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本体论和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那么我们就分别从这两个方法来进行探究。
(一)本体论
本体论研究的本质问题是关于世界是如何存在的问题,简言之,就是抛开人的存在之外,是否还存在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的、物质的、真实的外部世界。如果存在这样一个外部世界,那么我们又会产生对另一个问题的追问和思考,是人的存在先于外部世界的存在,还是外部世界先于人的存在而存在,或者还有可能就是它们是同时存在着的呢?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产生了两大对立的派别,分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派别之间开展了不同的争论。唯物主义强调的是外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根据主观意志去操控外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唯心主义强调的是外部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只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一种表象,它不能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单独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对世界本体论的认识,能够界定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向。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唯物主义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二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三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本体论哲学基础的使用体现了其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取向。[[]]只有认清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才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科学的研究。
(二)认识论
认识论是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看法,人们是否能够通过自身的理解和实践去认识外部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并且能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去更好的认识外部的世界,我们所思考和疑惑的这些问题将是方法论所要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世界的本原到底是什么,世界是怎样发展而来的,思维和存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世界的认识分别持两种不同的观点,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的话,对世界的看法我们更倾向于持可知论的观点,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够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另外,关于人们能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又可以分为: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理性主义者把理性认识作为认识的来源,而经验主义者则把实际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对于认识世界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对后续的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站在21世纪新的发展起点上,世界性的社会生产问题是当今中国和世界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所以通过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利于解决世界性的社会生产问题,进而更深刻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世界性的社会生产是马克思所研究的社会生产,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资本家发展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所以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不断的进行再生产,但是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爆发了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经济危机,也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了缓和这一基本矛盾,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由自由竞争阶段开始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是这仍然不能有效的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随后又实行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这一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随着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世界上就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一个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首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随之也产生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主张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生产方式,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提供了一种发展生产的全新思路,在发展初期显示了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较好的发展生产力的优越性,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计划经济的弊端和局限性也日益显露出来,最后计划经济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在吸取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的实际和国情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经过不断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终于在1978年,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部署,从此中国的经济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邓小平认为:“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也能有市场经济的存在,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两种不同的手段而已,它们并没有意识形态的限制。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清了保守思想的障碍。改革开放政策发展到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余年的岁月,但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我们始终没有动摇过,改革开放的基本策略是在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的。如今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还不能提供给人们更好的、更高层次和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的选择,因此就造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矛盾问题的突出性,所以也在竭力寻求有效解决好这一矛盾的政策措施,目前主要实施的是供给测结构性改革,首先从生产端入手,严抓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企业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是要积极主动的承担起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应当生产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从而达到拉动内需,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目的。虽然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但是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指导未来中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将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