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创新性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陈晓雨
[导读] 高校是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塑造的主要战场。
        陈晓雨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010070
        摘要:高校是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塑造的主要战场。如何在艺术类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努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受教群体的美学素养,增强大家的文化自信,是当前艺术类教育课程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政课;艺术人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活动能力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其中文艺创作活动是精神活动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教育部艺考学生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艺术类专业报名人数为115万,每年有大量的艺术类人才涌向社会,为我们国家奉献宣扬真善美的作品。常香玉、梅兰芳、徐悲鸿、冼星海、贝聿铭等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为中国赢得了至高的荣誉。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国之栋梁,是高校艺术类教育的目标,是全体师生的奋斗方向。
一、当前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现状和课程思政进行中出现的问题
        通常,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正处于18-22岁这样的年龄,生理已经发育成熟,基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评判是非、荣辱、优劣的尺度与准则部分学生还不确定。艺术类专业学生和普通专业学生不同,艺术类专业学生优点是个性鲜明,敢于创新,缺点是纪律性不强,协作能力比较薄弱。艺术类学生个性化的特征导致部分孩子自由散漫、不喜欢被约束。大部分学生热爱专业课敷衍文化课,尤其是思政类课程。生活中不在意公共看法,总喜欢独树一帜的个性做法。高校教改要求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是课程思政的难点。很多专业教师都认为很难找到切入点,应付检查、强行植入的一些错误操作带进了课堂。
二、如何把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
1教学目标中思政目标的融入
        我们目前的专业课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级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艺术类课程以实训、实践为主,培养艺术思维能力,通过形式表达出来,不是抽象空洞的说教,可以通过美学触碰心灵,深入人心。通过环境创造和利用有利条件,使精神能力内化为人的自觉意识和德行,这样才能成为主体的自发力量,影响自生和群体,促进全面发展。
1.1知识与技能:每门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一项基本技能,只有完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才有可能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因此,每一位专业老师都需要深入研究每门课程、甚至每节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思考这一目标与思政内容的关联,从而找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例如笔者讲授的《陶艺成型技法》这门课,是雕塑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这门课其中一节的知识技能目标为: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拉坯成型的制作手法以及修坯方法。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开展收集信息的实践活动,并安排讨论提问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博大的陶瓷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这些内容就属于思政教育的范畴了。

因此,在课堂上开展实时信息的搜集与解读的教学活动,就成为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共同载体,而专业教育知识技能目标中“了解中国陶瓷历史与文化”等方面就是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1.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陶艺成型技法》课程在实训进行当中,学生必然会找到个人喜欢的器型与装饰,那他势必会探究这一器型的出处与制作手法。教师要及时鼓励和引导学生钻研这一领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针对学生搜集的信息,启发学生了解材料、温度、气候对于器物的影响,使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对这一块内容充分了解。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前了解-课中讨论-课后总结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探究、总结的全过程,学以致用,实现教学过程中制定的目标:“了解中国的制瓷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成就和对世界的影响力,增强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也是思政教育的融入。
        1.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
        这一目标是最直观而且敏感的目标,而且是与思政教育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最终调动每一个孩子学习该学科的热情。热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课堂、走心的学习、持续的探究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引领学生走向职业生涯。对于思政教育的目标,往往不能迅速收到成效,而需要教师在不断的课程中持续引导。例如在《陶艺成型技法》这门课后续作品的烧制、展览中和学生进行探讨,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和思想成长脉络。
        综上所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是高校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课程思政要贴近学生,贴近实践,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学生获得感。思政课即是政治也是思想,思想和政治是人类历史的共同财富,思政课要大胆引用中国传统和西方的思想和例子来充实。艺术类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切忌“讲道理”,年青人最不爱听的就是讲道理,要学会“讲故事”,甚至结合传统和现代前沿学说,要以情动人。艺术类学生非常感性,教师个人夯实的专业能力、精彩的授课技巧都是吸引学生的条件。学生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时的行为、下课时的行为,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我们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夸奖表现好的同学,称赞他们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树立榜样的方法带动行为习惯不佳的学生。在高职艺术类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艺术类学生普遍敏感,要求教师语言要艺术,否则学生会产生抵触的心理,适得其反,不能硬灌输。同时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教师自己是最好的榜样。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时将“课程思政”的内容做好规划,才能真正实现一种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才能落实立德树人、三全教育的要求。
        
作者简介:陈晓雨(1979.06.18) 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乌兰察布市,
学历硕士 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雕塑艺术设计,单位邮编:0100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