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张兴贵
[导读] 信息技术最为新时代教育学科,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张兴贵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高村小学   广东  佛山  528311
        【摘要】:信息技术最为新时代教育学科,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开展信息技术课堂,发挥出小组合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意识。基于此,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究,利用小组合作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具备信息技术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信息时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在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的复杂性让学生退而止步,丧失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立足在实际情况中进行改进,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利用小组合作来丰富教学课堂,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合理规划小组后,进行任务型教学,合理规划教学任务,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和成长。
        一、了解学生差异性,合理分配小组人员
        小组合作的学习首先需要确立学习小组的人员分配,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自由结组或者按照文化课的小组来进行分配。信息技术的学习对于全体学生而言都是一门新奇的学科,学习兴趣较大,只是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尽管现如今很多孩子家中都有电脑,但是对于电脑的认知并不见得全面。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调查和问询来掌握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基础,以此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不同来进行小组规划,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并且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选择一名组长,画出自己的小组徽章,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充满个性的组名,设计自己的小组口号等等。这些都是为日后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所打下的基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小组中团结互助,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小组人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变动,不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得到有效进行。
        二、增添教学趣味性,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到提升,进而起到优化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兴趣的作用。可以设置任务型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来获得知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个体需要。利用微课来给学生布置任务,从简到难来提高任务,从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让学生在不同的任务中提高学习水平,在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中共同协商完成任务。例如,在学习动画时,学生对此充满了热情,教师根据微课来发布任务,为学生创设情景,利用简单的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根据详细的介绍来直观的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最后来设计任务,学生自行根据任务来完成学习。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分析,互相交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信息,彼此之间相互促进来共用完成任务。在合作学习下能够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拉近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进步。

由此来开展丰富的趣味任务教学,让教学内容从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变得丰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氛围。[1]
        三、挖掘知识生活性,自主探索编程知识
        编程是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编程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这是人工智能的时代。编程能够改变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当然小学阶段的编程属于初级阶段,使学生刚接触编程的开端。比如在学习“温湿度报警器”时,让学生回忆家中有关温湿度的物品,从温度计到湿度测量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意识到温湿度报警器的重要性,意识到编程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利用导学案的形式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编程知识。在导学案中正式导入传感器,帮助学生来认识传感器。通过课本的介绍以及小组成员的学习基础来自主探索编程小知识,借助例题介绍来认真学习,合理设计小猫的动作和语音。在课本的介绍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整个温湿度的调节。借助源码编辑器来删除多余的角色和脚本,并且加入适当的背景,重新设计温度和湿度两个变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得到有效培养,充分借助变成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小组合作的努力下制作出一个模拟智能生活的情景。[2]
        四、组织多元化评价,激励小组成员信心
        多元化评价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激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自信。评价的开展可以从学生的自我评价入手,通过某次学习任务来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和知识掌握进行评价,以及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其次在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评价,让学生之间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做到取长补短。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来进行总结,以激励为主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小组团体的评价,将两者相结合来实现评价的有效性,让学生的合作动力得到提升,并且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探究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也有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来全面提升信息技术课堂,让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有效增强,让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得到有效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建川.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问题[J]. 考试周刊,2020(30):121-122.
        [2]曾春婷. 科学指导合作探究追求课堂有效教学——浅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考试周刊,2019(17):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