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琳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本小文通过对王维《相思》进行深刻赏析研究,该诗咏物抒情,寄托相思把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通过小小的红豆子来传递,抒发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绘声绘色的把物、感情非常形象生动地调配的十分和谐巧妙,同时也体现出诗人事理双切不雕而饰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红豆、友谊、相思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局面。如果我们仅仅从作品的数量着眼来称道唐诗的繁荣,那只是一种表相的认识,但这如此数量可观也是唐代繁荣的标志之一,但唐诗之所以能在我们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居于显赫地位,主要原因还不是在数量之巨而在质量之精。我们以王维的《相思》为例,来领略唐诗之美。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抒情诗人和伟大的画家,将诗画艺术创作融为一体,使名家诗画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他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在王维集中有不少送别诗,赠友诗和思乡怀人诗,写得情感真挚,语调清新,意味深长,千百年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有人曾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王维的诗虽然不及李白的诗那么豪放,也不如杜甫的诗那么悲壮,可他的诗更具有艺术美感,也更加关注世间的人情冷暖。据考证,王维是“红豆”入诗的第一人,红豆产地已由岭南扩至长江南岸,唐代是“红豆”风俗盛行的年代。《相思》这是借咏物来寄相思的诗,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手法,此诗只有二十字,言简意赅,一气呵成,表现出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情调,把相思之情表达的入木三分。《相思》一诗的出现,即引起朝野普遍欢迎,宫中乐工为其谱曲,经梨园弟子反复演唱,顿时显示出它的巨大艺术魔力。
关于红豆寄托相思的传说,古代就有了,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一个战士戍边而死了,他的妻子非常痛苦的思念丈夫,日日夜夜的在红豆树下痛哭最终导致死亡,泪血染成红豆,此树因而得名相思树。
如果不去了解诗的背景,单从标题来看,我们很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情侣之间难以割舍的爱情诗,但实际上,这首诗是赠给他的好朋友李龟年的,就是王维在王府中经常一起作曲演奏的至交。两人都对乐理方面有极高的天赋,互相被对方的才华所吸引,从而惺惺相惜,互为知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于是王维写了这首《相思》赠予李龟年,借用红豆的寓意,希望借物喻人,来表达这份朋友之间的情谊能够历久弥新。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为后文的相思之情做铺垫。“红豆”又称相思子它的生长速度极快,生命力特别顽强,以红豆喻相思再合适不过了,“南国”是红豆的产生地又是友人的所在地,此句描写的十分形象单纯。次句“春来发几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语近情远,令人遐想,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相思。第三句“多采撷”作者把自己比作红豆,告诉友人见到红豆就想起他,来寄托思念,寓意虽然远在天边,但希望对方能珍重友谊。最后一句用来点题,“相思”与首句的“红豆”前后呼应,妙用双关,一个“最”字更加让人动容,意味及深长。作品以质朴的语言和清新的笔调,描写出真挚的相思之情,感人至深。
王维的诗中表达人们在生活中的共同体验,赞颂这世间普遍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诗人善于把丰富复杂的情思和感受凝缩于极短小的篇幅之中,或是以景衬情,或是突出细节,或是从对面着笔,但更多的是展开想象,借助比喻和想象的手法,把抽象之情化为可见到可触及的具体生动的形象,使人们能很直观的感受到淳朴深厚又委婉曲折的诗意美。《相思》的影响正是伴随着红豆意象的象征意义的流变和发展,红豆和相思的组合深切地契合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和审美心理,因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韵律和谐优美,是绝句中的上乘佳品。在表现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盛唐时期,描写相思的诗歌,种类繁多,表达手法各不相同,王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咏物抒情手法,凭借有关红豆的美丽传说故事,意味深长地寄托了相思之情,获得了感人的艺术力量,成为千古绝唱。
唐代发达的经济带来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与诗歌密切相关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唐代许多诗人既善绘事,又精诗艺,因而常能将诗情与画意熔于一炉。如王维既是山水诗的大家,又是南宗山水画的宗师,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如此,绘画还带来了题画诗的兴盛。唐代许多诗人都用诗来评画、论画,借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9
[2]王文生.王维诗集笺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