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1期   作者:田德福
[导读] 思维,可以说是大脑的运动,数学就是运动的方式。

        田德福
        德州市实验中学  德州市德城区  253000
        摘要:思维,可以说是大脑的运动,数学就是运动的方式。也就是说,数学能锻炼思维,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而老师的教学思维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有极大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要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培养思维方面的能力,这在数学的思想教育中至关重要,要引起极度的重视。在学习数学的众多技能的时候,数学的思维能力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章对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其对于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指导与帮助学生构建起自身的数学思维。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即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数学思维能力内涵解析
        所谓数学思维,即基于数学逻辑和原则,以数学符号结合文字构建概念进行严谨推理的过程。此思维过程,以大脑为主要工具,分析客观事物的内在关联,明确其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对其产生符合逻辑原则的基本概念,此反应过程即为思维过程。概括分析数学语言,可知其有两个核心特点,其一为抽象化,其二为符号化,数学思维是利用符号完成抽象化运算、推理和定位本质的意识活动过程,强调整体逻辑性,重视类比时的相似性与问题归因。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点与基础素养要求,学习效率受其影响。
二、高中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拥有较高的数学核心素养后,会更容易发现数学学科的内在规律,会更有效地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通过方法的加持去分析同类型的题目,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更科学,处理问题有条理,行为处事更严谨客观。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拓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奠定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也可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水平的发展。在数学教学实践当中,当学生进行解题时,教师应适时地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采用不同的解题方式进行数学解题,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立足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进行切入,使学生能够采用多样化的数学解题方式进行解题。如此一来,既可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还可使其从多元化的视角看待数学学习问题,并能够运用自身的学习思维,有效地解决各种学习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习题的方式,更好地把握各种数学题目的类型,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导学”是一种以提出问题为目的,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上的各种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教师的层层递进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思考探究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教师不断提出问题,学生不断解决问题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以指导学生学生《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这一节为例,首先,笔者从温故而知新的角度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形以及性质做了简单的复习,由此用问题引领思维,着眼于函数概念和质数函数的联系,为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上建立新知打下了基础。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对其提问道:“把指数函数中的y当成自变量,x作为函数值,是否可以构成函数关系呢?”从而在学生思维足够活跃的基础上对学生讲述了对数函数的定义,并通过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对定义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加深了学生关于对数函数定义的理解。
        (二)重视学生个性思维的养成
        何为个性化思维?实则就是不管是在学生学习时,还是思考时,对同一问题都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它既能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多元思维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学生个性化思维培养时,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一定切忌随意盲目,完全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而是应严格依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奖励措施,鼓励学生转动大脑,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如在讲课时,老师不要一直干巴巴地讲,而是可以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并相应地制定奖励措施,以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鼓励学生,力求每位学生都踊跃参与探讨。就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而言,意义重大,既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又能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这就意味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就必须重视学生个性思维的养成。
        (三)促进发散性思考
        高中阶段教学是衔接基础教学和高层次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此阶段,学生的思维空间中已经建立了基本认知框架,在后续学习时,本能地利用该认知框架消化新知识。但其框架具有不完善性,在理解过程中通常会发生认知冲突。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主动打破固有认知框架,完善认知结构,提升逻辑严谨性,通过发散性思考认知新知识点,从更深刻、更高层面解析问题,拓宽思路,丰富思维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学重在引导与启发,在谬误中发掘思维亮点,适时予以纠偏,鼓励大胆尝试,肯定探索精神,培养独立的思考意识和思维能力,增强思维深刻性,打破局限性,重视发散性思考。例如,在进行命题真假判断时,设定背景为“非合数的质数整数”,引导学生从逆命题原理和否命题概念进行判断,根据同真同假原则,定位与该命题条件相符的整数为0和1。在该解题中,传统思维局限性是解题障碍之一,进行发散性、突破性思考是解题要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中数学的学习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最为真实的乐趣,享受解题的乐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维同样重要。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强化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慧.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0):75-76.
[2]仇亚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界,2020(43):12-13.
[3]谢宏雷.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0):53.
[4]桂凯.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智力,2020(29):73-74.
[5]张陈赟.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界,2020(39):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