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庐江县城南小学 安徽合肥 231500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各种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辩论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思想 有效渗透 提升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不能被动地等待教师向自己灌输各种知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这个头脑传送到那个头脑。要想使学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就要给他们提供各种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辩论的机会,让他们主动探索知识,发现自己未知的数学知识。
当下,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做数学”,强调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对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迎合这样一种教育浪潮,大多数老师都刻意追求“学生动起来”的教学形式,好像没有学生的“动”,就称不上一堂完整的数学课。其实很多时候,这种“动起来”的热闹场面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动”,并不能“动”出什么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动”中学习数学,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一、动手,在操作中感悟
活动是儿童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相关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有效学习。
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我抛给学生这样一道题:周长一定时,是长方形的面积大还是正方形的面积?为了解决这道题目,学生们提出各种猜想,比如用两根相同长度的线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再计算出各自的面积;或者先画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再计算各自的面积。重复几次这样的操作,便可得出结论。有了猜想,孩子们便分小组热火朝天地动起手来。操作完成后,再分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1:我们画了2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周长都是12厘米,如下表所示:
我们发现: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方形的面积。
……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自己动手操作了,现在能不能大胆地说出这道题的答案呢?
生异口同声:周长一定时,正方形的面积大!
这节课,孩子们先就问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正是这相互冲突的两种观点使他们有了探索的冲动;在动手操作中,他们思维的大门被打开,解决问题的灵感不断出现。借助于动手操作,学生一下子“活”起来了。于是,枯燥的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课堂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课堂。
二、动脑,在思考中理解
数学能对人的心理和智力产生挑战,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难关。他们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攻克这些难关,不仅能锻炼智力,还能磨炼耐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充分自由地思考,并精心设计一些有条理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沿着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处,一步一步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苏教版教材有这样一道题:
先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填写表格。
乘数 乘数 积
在教学这道题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填表,然后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积的变化规律找出这道题的规律。
师:通过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师:假如两个乘数都发生改变呢?
生2:80×4等于320,800×40等于32000,第一个乘数80乘10,第二个乘数4也乘10,我发现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再乘10,即乘100。
……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能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发现更复杂的规律。那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当中都是这样: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乘a,另一个乘数乘b,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a乘b呢?现在同桌互相合作,举例论证这个发现是不是成立的,然后汇报论证结果,时间3分钟。
小组1: 2×3=6,6×9=54,第一个乘数乘3,第二个乘数也乘3,积就等于6×3×3=54。所以,我们觉得上面的发现是成立的。
小组2: 1.5×4=6,6×8=48,第一个乘数乘4,第二个乘数乘2,积就等于6×4×2=48。所以,在小数乘整数中,这个发现也是成立的。
小组3: 2.5×2.5=6,25,10×25=250,第一个乘数乘4,第二个乘数乘10,积就等于6.25×4×10=250。所以,在小数乘小数中,这个发现也成立。
师:同学们所举的例子范围很广,不管是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还是小数乘小数,上面的发现都是成立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大声肯定地说,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乘a,另一个乘数乘b,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a乘b!
这道题,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点一点发现隐藏在题目中的规律,并通过自己的举例论证了规律,与直接告诉他们结论相比,这样做效果要好很多。学生靠自己的努力主动获取知识,会使他们更加认可自己,也会更加珍视那些知识。所以,教师要多给他们动脑思考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未知变成已知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三、动口,在争辩中经历
有些老师上课喜欢当主角,不给学生质疑和思考的时间。但是学习贵在多思考多质疑,这是获取新知识的开端。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让他们既敢否定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又敢说出自己的见解。
在第一次教学《三步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时,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15×4+12×3,我直接告诉学生加号两边的乘法应同时计算,没有学生质疑,我认为他们真的理解了这个知识点。但是,当我叫他们做练习的时候,很多人不会做,他们并没有透彻地理解这种题目的解法。可见,没有疑问的课堂并不代表高效的课堂。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有自己想法、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去自己探索知识。所以,老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质疑,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教材。
在第二次教学这一课时时,我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
师:15×4是多少?
生:60。
师:15×4+12怎么算呢?
生:先算15×4,再用所得的积加12。15×4=60,60+12=72。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思考呢?
生:因为在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师:那15×4+12×3怎么算呢?
生1:先算15×4,再算12×3,最后将左右两边的积相加。
生2:我认为第一步可以同时计算15×4和12×3,第二步将它们的积相加。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
生2:15×4和12×3都是乘法,属于同级运算,同级运算当然可以同时计算了。
生1: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假如题目变成15×4÷12×3,你还是同时计算15×4和12×3,然后算除法吗?
生2:15×4÷12×3这道算式只有乘除,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本道题15×4+12×3,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应按先乘后加的顺序计算,而两边的乘法属于同级,可以同时计算。你先算左边,再算右边也可以,只不过没我的简便。
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特别是学生2,善于思考,善于表达,能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那15×4-12×3怎么解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先算减号两边的乘法,再算减法。
争辩至此,学生对这种类型题目的解法已理解得非常透彻。在接下来的练习中,错误明显比第一次少了很多。看来,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多动口多辩论对他们理解知识是非常有必要有帮助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获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更有乐趣,这样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这样的数学课堂也更加高效。